體內濕氣過重時,人便會覺得睏倦、身體沉重,提不起勁,有懶洋洋的感覺。早晨起床照鏡子的時候,會見到面目浮腫,舌苔厚膩,舌體胖脹、或舌邊有明顯的齒痕,感覺四肢關節繃緊,甚至渾身痠痛。天氣冷熱不定和濕度偏稿,是細菌病毒滋生的好季節,ABC易「潮」壞小孩、中老年、過敏、疲勞過度或體質虛弱的人士。例如:兒童容易出現麻疹,手足口病,水痘等疾患;過敏人士容易患過敏性皮炎、鼻炎、濕疹、風疹等;疲勞過度或體質虛弱人士則容易引起耳鳴、流行性感冒、帶狀皰疹等;在這種季節,婦女患膀胱炎,陰道炎的機會亦會相繼增加。
濕重易患炎癥
大地回春,中老年人的戶外活動也隨著天氣回暖而比較冬天明顯增多,但如果身體不能適應增加的活動量,就會容易引起血壓的波動,可能會誘發心腦血管病的發作。而患有關節炎或風濕痹痛的人士,關節在這時候也會特別腫脹痠痛。
在中醫五行學說中,春天屬木,五臟應肝,而肝負責氣機的升降,與情緒有密切關係。潮濕,乍暖還寒的氣候,容易令情緒波動,睡眠欠佳,所以在3、4月容易令人患上季節性的抑郁癥。 至于脾臟,五行屬土,有吸收水分的特性,所以濕氣容易滯留在脾胃,影響食欲。潮濕的空氣,更是滋生細菌與病毒的溫床,進食稍有不潔或生冷的食物飲料,就容易引起脾胃不適,輕則食欲不振,有飽脹感,輕度腹瀉,嚴重的就會引起急性腸胃炎。
香港的回南天雖然不太討好,但只要我們內外環境做好防潮措施,又從神養、動養、睡養及食養方面調理,就可以好好享受春日之美。回南天時,除了利用抽濕機、空調或暖風機,將室內的濕度調整之外,還要注意開窗的方向及時間,宜選在午時短暫開窗,早晚盡量關閉家中朝向南方或東南方的窗戶,以免濕氣潛入。放置活性炭于衣柜、鞋柜或書架一角,可有效地吸濕除臭,活性炭更可以曬乾重複使用。此外,剛脫下的鞋子先放在通風處ABC少一小時后,抹去鞋底污跡才放回鞋柜內,也可以防止發霉發臭。
閑時整理衣柜,將少用的衣服捐出,而冬天穿過的衣服清潔好再分類,然后裝在特殊的真空壓縮袋內,既可防止衣物發霉,更可以節省存放空間。盡量避免在室內晾濕的衣服,當衣服難以乾透時,可以用熨斗直接在上面熨一下,將濕氣除掉。廚房及廁所浴室是全屋ABC潮濕的地方,要時常清潔,盡量保持空氣流通及乾爽。煮飯或沐浴后,把廚房門和浴室門關上,以免水氣蔓延到屋內其他地方。房屋受潮后,如果墻身和家具出現輕度發霉的現象,可用乾布沾上一點酒精拭擦;嚴重時可以用稀釋的漂白水清理后抹乾。
文:梁寧茵中醫師
作者為注冊中醫 Tcmholistic.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