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統計,全球約有一半人口飽受失眠困擾,而在香港,更有九成人以上曾受過失眠的煎熬。若果失眠情況持續,生理復元將受到很大影響,腦部及心臟更是首當其沖。更重要的是,失眠只是一種癥狀,而非疾病,所以我們必須要找出失眠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
失眠以睡眠時間不足、睡眠深度不夠及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為主要證候特徵。其中睡眠時間不足者可表現為人睡困難,夜寐易醒,醒后難以再睡,嚴重者甚至徹夜不寐。睡眠深度不夠者常表現為夜間時醒時寐、寐而不酣或夜寐夢多等。由于睡眠時間及深度品質不足,致使醒后不能消除疲勞,表現為頭暈、頭痛、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甚至心神不寧等。由于個體差異,對睡眠時間和品質要求亦不相同,臨床判斷失眠不僅根據睡眠的時間和品質,更重要的是以能否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為依據。
從中醫角度來說,失眠成因包括:
情志所傷:
郁怒憂慮使肝失條達,肝氣郁結而化火,火性上炎,擾動心神,神不得安則不眠;或者由于情志反應過極,使心火內熾,灼擾神明而不眠;或者喜笑無度,心神激動,神志不寧而不眠;或由于暴受驚恐,情緒緊張,神無所依則夜不能眠;或是思慮太過,勞傷心脾,心傷則陰血暗耗,神不守舍,引發失眠。
飲食不節:
「胃不和則臥不安」,胃中不和,消化不良, 常常腹脹、反酸,亦間接影響睡眠。若嗜食辛辣煎炸、肥厚甜膩或暴飲暴食、飲食不節,使腸胃受傷。宿食停滯,釀成痰熱,壅塞于中焦,使胃氣不和,陽氣浮越于外,痰熱上擾而不得安睡。
素體虛弱、久病、大病或產后:
年老體弱或病后未復皆可傷腎,致腎陰耗傷,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濟火,心腎不交則心陽獨亢,神志不寧而不眠。或肝腎陰虛,陰虛產內熱,火盛神動,心腎失交而神志不寧。此外,由于病后、產后、大出血后,心血不足,以致心神失養而失眠。若平時體弱,素來心虛膽怯之人,突然受到驚嚇,則心氣更虛,致神無所附而失眠。
勞逸失度:
過勞則耗氣,過逸則脾傷,脾弱氣虛,運化不濟,水穀精微不能化生氣血,以致血虛不能養心,心神不安而失眠。
若不幸遇上失眠的煩惱,可嘗試自行用磁療去改善問題。夜瞓磁枕可改善人體頭部的經絡堵塞,從而可提稿腦功能狀態,透過給予髗腦3大穴位(風池、天柱和玉枕穴)的鹼性化,有效平伏身體紊亂,平衡心情,促進大腦血液循環,改善疲勞狀態,恢復植物神經對睡眠的傳導訊息,加強腦神經自我調節功能,達到睡眠,從而恢復身心健康。
文:譚莉英中醫師
作者為注冊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