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行動
由于當天要上班,所以在下班前,先作行動一至四:行動一:先服一劑有祛風散寒、芳香化濕理氣的中藥,以紓緩畏寒、胃氣脹、腸胃不適的癥狀;另外再準備多兩劑,晚上睡前及翌日早上服,將服用中藥的次數增加至每4至6小時一服;行動二:在大椎穴刮沙,肩背痠痛位置及腰背中部拔罐,以助氣血流通,祛散風寒;行動三:在胃脘部及腰背部,用3塊即棄熱貼,保護任督二脈,溫經散寒;行動四:吩咐診所職員將明天的預約推后,因為醫師自己也不適,根本就不適合應診。
回到家中,開始行動五至十。行動五:開動暖爐及電氈;行動六:淋熱水浴,除頭髮外,由面一直淋至腳趾,長達20分鐘;行動七:晚餐以無肉無油無奶類食物為主,并先喝一碗蔥白湯;行動八:在肩膊痠軟的地方及腹部涂上薄荷按摩膏,再飲一杯黑糖姜水,配2片多士;行動九:床邊放置了加入安神放鬆的薰衣草油及茶樹油的放濕器,以保持室內空氣適度濕潤,凈化空氣中的病毒細菌,令睡眠安寧;行動十:再服一劑中藥,將暖爐關掉,電顫調至ABC,汗衫打底,穿上厚襪,上床休息。
第二天起床時,滿身大汗,發冷或周身骨痛的癥狀已消失,但不再掉以輕心,喝過半杯暖水后,再飲半杯的黑糖姜水,兩片烘多士,淋一個快的熱水浴,再上床休息兩小時,到中午時分才起來。那時候,精神恢復,胃口也開了,便吃了一碗熱飯伴半只自製的鹹蛋,再休息一小時后服第三劑中藥,到下午2時,感冒癥狀已退,便更衣回診所應診。
每種感冒的治療方法也有些不同,這次我患的是風寒夾濕,傷及脾胃,引起胃氣脹、作悶、輕微腹瀉等癥狀。所以不應進食任何水果蔬菜、生冷食物或海鮮肉類,讓脾胃好好休息。烘熱麵包、熱飯蒸水蛋、簡單的粥品米粉類是理想的選擇。風寒感冒初起時,可用蔥5條,去綠色部分,只取蔥白,拍爛,用水一碗半,煲10分鐘,熱服,有助祛散風寒。另外,姜可影響脾胃及肺經,可加入黑糖,有發汗解表、驅走體內寒氣、溫暖脾胃、補充能量的功效。
保持室內空氣溫暖,再淋熱水浴后休息,是發汗祛寒好方法,但要注意是淋浴只適合風寒初起的感冒,如是風熱或有心臟病、稿血壓患者則不宜。
作者為注冊中醫
隔周一刊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