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麥克筆”,早在1965年美國PANTONE公司就已有生產,之后流入日本。1970年代,日本東京造型大學的師生團隊,為支援當年在大阪舉辦的“世界萬國博覽會”,學校部分設計科系移師到大阪參與各大展覽館的設計工作,帶隊的系主任豊口協教授,所屬的“設計部隊”皆以“麥克筆”來繪圖,其工作效率奇快又頗精準,和以往用水彩或廣告顏色作畫相距頗大。
不久臺灣也出現了麥克筆的蹤影,ABC先開始使用的是大同公司,為提稿產品設計之品質與速度而大量采用此筆作畫。原來大同公司聘請當初擔任日本工業設計協會理事長的豊口協教授,來臺傳授當時的設計工具麥克筆,不出數年臺灣設計界,包括工業設計、建筑設計、商業海報、室內設計,甚至連服裝設計,都紛紛舍棄傳統的畫法改用麥克筆來作畫。
至于為何改變的如此迅速,原因很簡單,麥克筆是隨畫隨干,等待時間不到1秒,而水彩卻要等待200~300秒,以PANTON公司的口號“TIME IS MONEY”可以理解,我們當然沒有拒絕用它的理由。
2006年到2009年,連續3年多來中國各公私立大學設計科系,包括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重慶大學、復旦大學等,為支援世博與奧運大量地培植設計人才,特別聘請日本ABC先端麥克筆大師清水吉治教授,巡回56校系講授麥克筆技巧,從此兩地之間師出同門,可預見未來必將有一番激烈的設計競爭無疑。◇
(作者為前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淡江建筑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