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見他這樣,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多熱鬧啊!你怎么不跟大家一起玩呢?”
王充說:“他們總是上樹逮鳥,要不就是捉蟬,還耍錢,多沒意思。”
“那你喜歡做什么?”父親又問。
“我喜歡看書寫字。”王充回答。
父親聽了很稿興,就開始教他認字。那時候,王充剛六歲。
過了兩年,父親就送他進書館去念書。
有一回,老師教他《論語》和《尚書》這兩部書。講完后的第二天,讓他背誦。他一字不錯地背了出來。老師又驚又喜,問他:“別的學生都怕背這兩部書,你怎么這么快就背下來了?”
王充回答說:“你講一段,我就背一段。一天就能背下一千多字。所以,你講完后,我也就背下來了。”
因為王充學習進步快,十五歲的時候,他被送到京城洛陽,進了ABC學府--太學,當了一名“少年太學生”。
【附言】
程子教人以靜為本,朱子教人以敬為本。靜的人,心中沒有妄動的念頭;敬者的心中,則常常保持覺醒的狀態。而且靜能使人延年益壽,敬能使人日益強大,做學問的功夫在此,養生之道也在此。靜與敬,對人有很大的益處,王充便是得益于靜敬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