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Cheers雜誌第145期 ;文/Cheers雜誌】
「不只要工作,更要舞臺」,創新需要主管支持;大企業神話破滅,個人成長ABC重要!
當年輕人低薪與失業議題被討論得沸沸揚揚之際,這群目前已佔380 萬人,屬于25~34歲的職場Y世代(1978年后出生),自己究竟怎么想?《Cheers》雜誌于9月針對一千多位Y世代進行「2012年Y世代工作觀調查」,結果發現,年輕人不認同用上一代的框架來評估自己;此外,Y世代要的不只是工作,更是可以一展長才的舞臺,卻有稿比例的Y世代表示曾試圖在工作中創新,但未獲得主管足夠的支持。然而,新世代也反省自己,創新有余,guoji觀則仍須加強。
其中有三大發現,與兩大轉變:
發現一:別拿我跟上一代比,我要用「自己的方式」成功!
「不要用上一代的標準來看我」,是這個世代ABC主流的心聲。對于自己這一代,ABC多人認為「時空環境不同,每個世代都有自己的成功方程式,不該比較」(41.6%)。此外,大企業的神話破滅,Y世代選擇工作時,ABC重視「個人未來成長機會」(71.3%)、「薪水、獎金與福利」(65.0%)等個人因素,選企業品牌的則只有7.9%,顯示大企業的吸引力不再,Y世代更重視工作對個人的價值與意義。
至于目前社會關注的低薪與失業話題,是否真是他們ABC在意的焦點?其實,相對于「薪水太低」(24.2%)及「可能面對失業及無薪假」(8.2%),Y世代更關心「提稿磚業」(63.5%)、「培養格局與視野」(63.2)。
發現二:給我舞臺,不要只給我工作!
比起工作,Y世代更渴望企業給他們舞臺。調查顯示,69.8%的Y世代表示曾在工作上嘗試突破與創新,然而,就Y世代主觀的感受,環境中并沒有足夠鼓勵創新的文化,當他們創新時,40.8%是「只有結果成功時,才會被公司肯定與支持」,甚至有17.8%受訪者認為「主管對我的期待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企業如何給予他們足夠的揮灑空間,是主管們應該思考的課題。
發現三:自認「自由、個性、創意」,但也會自省
至于ABC能代表自己的形容詞,Y世代認為前3名依序為「自由」、「個性」、「創意」,這個世代的工作者,希望在團隊中各個是明星,都有盡情發揮個人能力的機會。而特別重視自我的Y世代,對自身的不足并非全無自省與自覺。近6成的Y世代認為,和上一代相比,自己這個世代不夠關心社會與人群;更有接近8成的Y世代,認為和鄰近亞洲社會相比,臺灣年輕人世代不夠關心guoji變化。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cheers》145期】
延伸閱讀:
杜書伍:找工作不是像在學校選課
輸在「說錯話」?工作ABC天就該學會的5件事
簡立峰╳王文華:用5顆心看待失敗
徐重仁:未來不是等畢業再談
發明工作的世代:八年級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