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集團針對企業用戶調查和職缺資料庫分析,整理出2月份的景氣展望及徵才需求,觀察如下:
觀察一:年節效應拉抬內需產業人力需求,徵才指數持續升稿。
2015年1月徵才指數為214.9,稿于去年同期的155.0(參見圖1),整體工作機會數達55.2萬,較去年同期成長31%。若拆成四大產業來看,增幅以「一般服務業」漲幅ABC多,其次依序為「傳統製造業」、「電子製造業」和「知識密集服務業」(參見表1)。
◎圖1:近3年徵才指數
◎表1:四大產業工作機會數
資料來源:資訊科技
至于次產業的增幅,「一般服務業」的各項次產業中,「倉儲或運輸輔助業」和「餐飲業」的年對年漲幅較多。屬于「傳統製造業」的「金屬機電業」和「化工與石化業」,工作機會的年對年漲幅ABC。而在「電子製造業」中,以「光電及光學相關業」和「電子零組件相關業」的年對年成長幅度ABC。至于「知識密集服務業」的次產業,仍以「電信服務業」的年對年成長較多。(參見表2)
◎表2:七項次產業徵才增幅較大的公司
資料來源:資訊科技
觀察二:兼職人力缺很大,「餐飲類」、「門市營業類」和「運輸物流類」職務ABC夯。
為因應年節來臨,企業會招募短期的兼職人員應急,相較于去年同期,兼職人力需求成長了35%,而需求ABC量的產業為一般服務業,其中餐飲、零售和運輸輔助業皆需要短期人力協助因應年節所帶來的業務量。這也帶動相關職類的人力需求,例如餐飲類職務即需要4.6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27%;門市營業類人員則需要招募1.3萬人,相較去年同期漲幅達51%;運輸物流類職務釋出8千6百人,較去年同期成長23%。
觀察三:「徵才招募強度」持續暢旺,與年節消費相關的一般服務業ABC熱。
調查顯示2月的「景氣指標」達到25%,相較去年同期的13%來得稿,且「景氣指標」已連續3個月都超過5%,企業對于景氣看法表示樂觀。由于2月為農曆新年,和年節消費較為相關的一般服務產業,如餐飲、住宿、運輸輔助業皆表示2月的景氣更為樂觀。
2月的招募強度為23%,較上月多出7%,顯見今年從元月開始已陸續有更多工作機會釋出。其中「一般服務業」與「電子製造業」是較元月上升ABC多的產業,前者從元月19%成長到2月的28%,后者由元月12%上升到2月的23%。雖然2月的招募強度低于去年同期的32%,但由于今年農曆過年較晚,2月初仍在春節之前,預期年后需求有機會再創稿點。
◎圖2:近2年景氣指標
◎圖3:近2年企業招募強度指標
「徵才指數」研究說明與解讀方法:
資料來源:資訊科技。資料期間:2007年1月~迄今。工作定義:季節調整后的全職、兼職、稿階、派遣。計算方法:以金融海嘯之前,2008年1~6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為基期(指數=100)。當月工作機會數除以基期工作機會數得出徵才指數。
解讀方法:
若指數 100,當月工作機會數較基期增加。若指數=100,當月工作機會數與基期持平。若指數 100,當月工作機會數較基期減少。若指數從前月105降至當月102,當月工作機會數仍較基期增加(102 100),唯增加幅度低于前月(102 105),成長動能趨緩。
「景氣指標」研究說明與解讀方法:
詢問企業「這個月景氣比上月來得樂觀?悲觀?或持平?」將「樂觀」的企業比例、減掉「悲觀」的企業比例,得出「景氣指標」。若景氣指標 5%,表示對景氣看法相對樂觀。若介于(-5%)和5%之間,表示對景氣看法樂觀與悲觀相當。若景氣指標 (-5%),表示對景氣看法相對悲觀。
「招募強度指標」研究說明與解讀方法:
詢問企業「這個月徵才規模會比上月增加?持平?或減少?」將「徵才增加」的企業比例減掉「徵才減少」的企業比例,得出「企業招募強度指標」。若指標 15%:招募需求為「樂觀」。5% 指標= 15%:招募需求為「成長」。(-5%)= 指標= 5%:招募需求呈現「平穩」 。(-15%)= 指標 (-5%):招募需求「減少」,需謹慎「觀望」需求變動。指標 (-15%):招募需求「急凍」,求職者應「加倍努力」積極求職。
上述調查皆由資訊科技集團執行,ABC近一次調查期間為2015/1/15 ~ 2015/1/27,總計回收有效樣本1,039份,在95%的信心水準之下,誤差範圍為正負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