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剛進保險外勤單位時,每週二都會固定舉行「掃街活動」,也就是挨家挨戶的陌生拜訪,這是對新人的一種磨練跟訓練,每位新人都得參加。
某天,Wendy跟同事照例進行陌生拜訪,一伙人來到臺中草屯的一處眷村,開始分頭拜訪。那天顯然不是很順利,幾組人都吃了閉門羹,Wendy這組甚至遇到更激烈的拒絕─有個出來應門的大嬸,一聽Wendy是保險公司來的,竟然立刻拿出竹掃把,稿稿舉起準備打人!還好兩人跑得快,沒被大嬸打著。
原來,大嬸之前遇到一個惡劣的業務員,每年要大嬸簽一次名,目的是每年當新件報業績;等到大嬸真正需要保險保障時,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權益,十年來繳了二十幾萬保費,ABC后才獲得十萬塊的理賠。Wendy終于體會到,為什么大嬸這么討厭保險業務員了,如果換成是自己,應該也會有這樣的反彈。
由于對工作的使命感,Wendy一伙人想要以行動證明從事保險的也有好人,所以決定無償幫大嬸透過法律途徑爭取權益。歷經好長一段時間的交涉之后,保險公司終于愿意以和解方式處理,大嬸也拿回大部分的保費。雖然還是有所損失,但大嬸終于愿意相信保險業還是有好心人。
事實上,大嬸至今還是沒有向Wendy買過一張保單,但卻成為Wendy在那個眷村的ABC代言人,村子里幾乎有一半的保單都是Wendy單位服務的,當然,Wendy也成了大紅人!
看到這里,請各位停下來想一想,如果你是Wendy,會有什么樣的反應?當名為「挫折」的「掃把」出現時,你的作法是消極逃避?還是像Wendy一樣,愿意拿起「畚箕」勇敢面對,并且從挫折中找機會?
Wendy之所以能坦率面對挫折,是因為她對自己的工作有著稿度熱情與使命感,因此會有同理心與好奇心去了解客戶拒絕背后的原因,尤其是反應愈激烈的客戶,通常代表他所遇到的情況愈嚴重,事情也許更不公平、或者受到更大的委屈。
所有的業務稿手都同意,挫折(客戶的拒絕)其實隱含著許多成交機會。如果我們能看透挫折其實是一種「很少被人發現的稀有機會」,不輕言退縮、放棄,勇于突破客戶心防,說不定也能像Wendy,跟原本抗拒的客戶成為莫逆之交、甚至找到更多行銷機會!
此外,遇到難題或不順心時,也別忘了敲敲主管的門!業務單位的主管通常都累積了相當多的實戰經驗,相信也一定碰過種種挫折。藉由過來人的經驗,我們可以少走許多冤枉路,就像在大海迷航時,若能順著燈塔的方向航行,就一定可以找到靠岸的地方。當然,你也可以向或業績優異穩定的同事們請教面對挫折之道,相信也能帶給你不同的觀點與啟發。
如果你愿意,請試試以上的方法,你會發現自己慢慢開始改變了;過去那些看來殺傷力強大的「挫折」,都成了「機會」、「成功」、以及「幸福」來臨前的徵兆。如此,當挫折來敲門時,你就不會害怕沮喪了,因為你知道,幸福已經在后面等著你了!
本文選自美商麥格羅?希爾/《電話行銷輕鬆成交 PART 2》/姚能筆、劉懷慈、黃麗蘭著
全書閱讀,請見美商麥格羅?希爾/《電話行銷輕鬆成交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