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我的家庭史,好像還沒有這么一號人物。其實,平時說點小謊,我們是不大會介意的,但是我那寶貝兒子卻不會就此羆休的。記得有一次他竟打電話叫隔壁的超級市場送了一箱他所愛吃的脆皮哈士到家里來,弄得我們啼笑皆非。
這是否就是所謂的“說謊”行為,該如何幫他戒除這種行為呢?
★觀念交流道
每當談及“說謊”的孩子,我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世界名著《湯姆歷險記》中的小湯姆,他為了達到私人的目的,不也編了許許多多的謊言?
我小時候也是個標準的“小湯姆”,為了獲取“電動車”,我不惜以身試法,將“甲下”作業簿改成“甲上”;為了逃避除草的惡夢,只好編造生病的謊言;因為沒寫作業,到了學校之后,我一定會告訴老師,因為幫父母割竹筍,所以沒時間寫作業。后來我才知道父母、老師把那種行為定為“謊言”,一種很奸詐的“詭計”。但我保證,我當時只想免于挨罵而已。
其實,那也是大部分五歲以上的小朋友撒謊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是嗎?
面對這樣的孩子,責備與毆打絕不是ABC的處理方式。幽默以對吧,例如,告訴孩子:“哦!是不是功課又沒做好了?”或者說:“我想你一定很疲倦了?!苯掖┖⒆拥闹e言。
你是知道的,孩子多半喜歡聽故事,何不說個《木偶奇遇記》給他聽聽呢!讓他明白小木偶的鼻子之所以會變長,是源自于“說謊”的道理!下次再發現他說謊時,便可以幽默的告訴他:“讓我看看,你的鼻子變長了沒?”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