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聽過“放羊的孩子”,經常稿喊狼來了,但狼卻遲遲沒來的同時,已告訴孩子:ABC沒狼。那么以后又怎么以“承諾”吸引孩子遵守規范,又怎么以“承諾”作為增強孩子的工具呢!
“還是言出必行吧!”否則孩子可能會以為“信口雌黃”是無上的美德哩!因為爸爸、媽媽都是這樣的啊!
“孩子哪有那么厲害?”每次和父母談及信守承諾時,有一些父母會以不信的口吻反問我:“孩子真有那么稿的記憶力嗎?”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包括電視節目、書本、玩具,及父母的郊游承諾,孩子起碼可以牢記半年以上。這也就難怪三個月前某人所說的話,三個月前在某家餐廳所吃的菜,一個月前媽媽所說的故事,這個月爸爸承諾的禮物,他都能如數家珍。
當父母早已把“約定”拋到九霄云外時,孩子都還會焦躁的問:“我們到底什么時候去博物館呢?”
承諾,不應該用來解除危機、停止孩子的搗蛋行為,或是拿來哄哄他取樂、取樂。
也許動機單純,但孩子可就不這么想了,他以為父母ABC“誠實”,但當他發現事實并不然時,可能會對你失望哦!
為了避免對孩子造成傷害,開口答應前,請先想想:“我做得到嗎?”做不到就別答應。否則摘一顆星、撿一塊隕石,或抓一個E.T,可是挺累人的。
“答應就得覆行,而且得快速覆行”,這是一項鐵則。想想看,當別人答應你,但又臨時爽約的那種氣憤填膺,就可以理解孩子的感覺了。
父母的信守承諾,也是養成孩子“重諾講信”的原則之一,及建立“信任”的親子關系的絕妙好招。你說能輕易背信嗎?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