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是否也讓你的兩眼多出兩圈黑眼圈?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三歲以前的小孩,是名副其實的“拒睡族”,他們對睡覺沒什么興趣,睡著之后,也常會在半夜醒來,要父母抱抱他,生恐父母不見了;那是“分離焦慮”的變形,意謂著這個年紀的孩子,渴望父母的愛。
三歲以后的孩子,則會因為各種原因晚睡,包括父母晚睡、太過興奮、精力充沛等等。解決這道睡眠難題,唯有以智慧來解。
f?首先,你應該為孩子設計一個睡覺的“溫柔窩”。不要以為睡覺只是側身一躺的事,從環境心理學來說,這可是一門稿深的學問。如果你能提供孩子一個燈光柔和、通風良好、不吵嘈的環境,必然有助于孩子入睡。
f?半夜二點才姍姍入眠的父母,要求孩子十點鐘找到瞌睡蟲,其實有些荒謬。學齡前的小朋友喜歡從模仿中學習;你的“示范”,很容易讓孩子起而效尤,自然而然習慣早睡。
f?興奮常是孩子不能入睡的主因,你必須引導孩子放松自己。舉例而言,睡覺之前,你可以和孩子來一段床邊故事,唱一曲催眠曲,說一些悄悄話,讓孩子慢慢、慢慢的放松心情,直到入睡。
f?三到六歲的小孩,是出了名的“幻想族”,你何妨提醒孩子,睡眠中可以找到“瞌睡蟲”,并要求他隔天向你“報告”,抓到幾只?孩子會用他的“幻想”抓到瞌睡蟲的,但你可得認同他的“成就”,別說:“傻瓜,那怎么可能?”
f?睡眠前給孩子一段“安靜時間”,那時間可以是三十分鐘,可以是十五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全家都不能說話。誰說話,誰就必須接受“剝奪權利”的處罰,比方說孩子說話,就剝奪他看卡通的權利一天;不說話,可以給他一張“熊貓卡”,累積二十張換一次家庭大餐。
ABC后,請你買一帖“愛心”,加三碗“關心”,再用“耐心鍋”煎,喝了它,孩子便能早日脫離難纏的拒睡族!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