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從小,我們也是不斷的接受偏見教育成長,因此對人或多或少有戒心,如果是被告知別跟哪種人交朋友還好,若從朋友那得知,他父母警告他,不要跟我好,則心靈總會深受創傷,不斷問自己做錯了什么?為什么不跟我好?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曾與一姐妹淘往來數年,悲喜與共,孩子年齡也相仿,兩代情誼令人羨慕。有一天,她
回想從小,我們也是不斷的接受偏見教育成長,因此對人或多或少有戒心,如果是被告知別跟哪種人交朋友還好,若從朋友那得知,他父母警告他,不要跟我好,則心靈總會深受創傷,不斷問自己做錯了什么?為什么不跟我好?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曾與一姐妹淘往來數年,悲喜與共,孩子年齡也相仿,兩代情誼令人羨慕。有一天,她的孩子哭著回來告訴她:“姐妹淘要孩子別跟他玩,因為他很壞!”朋友心疼孩子,也覺得姐妹淘不可原諒,安慰了孩子,下定決心跟姐妹淘斷交!如今事隔多年,對方尚不知犯了何錯,何以如此狠心與她絕交……。
做父母的總有保護孩子的
心態,但過度被保護的孩子,心靈難免封閉,我的孩子朋友眾多,但我從不擔心他會受朋友影響,因為從小我就教他學會尊重跟我們不同的人,以及用心觀察每個人,無論是功課好壞、省藉不同、家庭狀況、個性問題……,都不會阻礙互相了解或有莫名的排斥問題。我的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地方,當對方言行異常時,他會回家跟我討論,正值青春期的他,一點不盲從,反而對穿辣妹裝的同儕搖頭,生動地形容給我聽,然后哈哈大笑!小小年紀,享受觀察的生活樂趣。
明智的父母,應該知道孩子ABC無法處理父母給他的友誼難題,要他別跟誰好,他一定把你供出來,引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也不可能因父母的警告就真的不跟誰好,只會跟你認為失當的朋友同仇敵慨,仇的可是你啊!
若孩子真的交到行為不佳的朋友,做父母的要更關心孩子,由他陳述朋友的行為,比你評議有效多了。把自己的孩子確實教好,就不必擔心他會教壞朋友,因為物以類聚,磁場相同的孩子會自然聚在一塊。
我常見父母抱怨孩子變壞,因為交到壞朋友而大傷腦筋,其實有機會去問問壞朋友的父母,你會發現他也跟你有同樣的抱怨啊!別帶頭排斥孩子的朋友,孩子會認為你不懂他,反而跟對方更要好。甚至上演你無法收拾的好戲給你看,這時一切都來不及了!
我有一個朋友說得好,當她孩子在國中時期,就有同學追求時,她告訴孩子:“同學同學,一同學習,在一起就是要共同學習,其他的事不必太認真。”她的孩子心態正確的與那同學砌磋學業,兩人后來都考上理想的學校。
為人父母,確實關心孩子、了解孩子,孩子在交友時,也會自然的關心、了解對方,這是ABC的身教,別再做偏見教育了,給孩子一個開放的人生,才是對他將來在任何環境都能生存的保障啊!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