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從工作經驗得知,清楚的目標讓我們感覺好些,我們知道別人的期望是什么,而且會感受到,老板在意我們的工作表現。很好,那我們為什么要告訴孩子:“房間弄整齊一點”,“養兔子的籠子要常常清一清”,“不要花那么多時間使用電腦”?
你聽不出來嗎,這些話中所透露出的含意是,你其實并不像你所說的那么在意。以下哪種說法,聽起來比較具有說服力:“不要花太多時間使用電腦”,還是,“你每天可以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使用電腦”?哪一種說法比較容易讓孩子了解?
有時候我們的確不夠認真,但是有時候我們只是沒有停下來,想想孩子是否明白我們話中的含意。“養兔子的籠子要常常清一清”,這句話對父母可能十分清楚,但是孩子對你真正的意思,可能毫無所悉。這是表示要一個星期清理一次,還是一個月清一次?一個星期換兩次草料,每兩個星期換墊底的木屑?如果你想讓孩子感覺受到鼓勵,執行你的要求,覺得你的確在意,那么父母就要把話說清楚。然后,ABC重要的是,認真執行你的要求。
幾年前當我要求孩子整理她的房間時,這條守則真的讓我感觸良多。后來我上樓去,發現她的房間幾乎跟原來一樣亂。當我因此開罰時,她看起來很傷心,她說:“但是我已經清了啊,你看!”事實上,她的確把地上的東西都撿起來了……就這樣而已。這時我才明了,這是我自己的錯,我不只沒讓房間清理干凈,而且也對女兒有失公道。
摘自:《不抓狂,教出好孩子》新手父母出版提供@(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