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想那么做呢?”
孩子在學校和朋友打架、叫他寫作業都不寫……,當孩子不停出現令人頭痛的偏差行為時,請不要劈頭就罵“不可以這樣!快給我停下來!”試著靜下心聽聽孩子的理由,了解他為何那么做。
即使那些事對我們來說,是理所當然不能做的事,但孩子或許并不了解。“遇到紅燈就要停下腳步”、“不可以隨便拿走便利商店里的東西”。這些事如果一開始沒有先告訴孩子,他們就不會知道。當孩子做了自己不知道的事而被責罵時,他們會感到很驚慌。
因此,當下必須確切地向孩子說明“為什么不可以做那件事”。
此外,有些事孩子知道那是不好的行為,卻仍然選擇去做,表示這當中必定有他的理由,父母有沒有了解的意愿,會影響孩子對你的信賴,以及往后的親子關系。因此聽聽孩子的理由,孩子在陳述理由的過程中也會懂得自我反省。
★ 別讓孩子養成壓抑的習慣
另一個傾聽孩子理由的重要原因是,孩子的行為其實隱藏著內心的想法。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他們無法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到長大一點,或許會為了父母努力壓抑自己,但時間一久就會失去自我控制,漸漸開始做出令大人感到困擾的行為。
假如你的孩子做了讓你覺得“為什么要做這種事?”的行為,先別急著動怒,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聊聊。同時回想看看,是不是你的反應或環境出了什么問題,才是解決之道。
─ ─摘自:《媽媽一定要學會的關鍵33句話》采實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