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萊斯.米切爾(Price-Mitchell)是一位心理學家。她于將有關對青少年成長的研究成果應用到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可使用的方法。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雜志的一個博客中,普萊斯,米切爾將她的2013年ABC重要的5項研究羅列在一起,希望由此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
一、營造環境
我們知道很多關于“壞”同伴影響的危害——拉幫結伙、欺凌、同齡人壓力等等。不過我們也在學習更多關于積極的社區和同伴影響對孩子成長的益處。父母們可以營造一個適合自己家庭的支持網絡,還可以幫助孩子們尋找結交良師和益友的途徑。除此之外,家長們還應意識到健康的同儕關系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二、上網安全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他們會在網絡上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習機會。他們會投入到感興趣的事物中,在學習中會產生自我導向,并且通過發現有意義的網上學習經驗,擴展他們的勝任能力。但是,正如蹣跚學步的小孩需要知道和陌生人說話是很危險的,青少年也需要學習在網絡交往中不透露他們的身份,保證自身安全,從而遠離“在線獵手”和網絡欺凌。
三、視頻游戲
玩視頻游戲(或者重復做某件事情)會改變人的大腦。孩子都喜歡視頻游戲。直到ABC近,人們還在討論暴力游戲的危害。而研究者們卻越來越注意到對視頻技術的積極應用。例如,紐約城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亨特學院(Hunter College)的丹尼斯(Tracy Dennis)設計了一套減壓程序,叫做個人禪宗(Personal Zen),可以免費下載:https://itunes.apple.com/us/app/personal-zen/id689013447?ls=1&mt=8
四、視頻聊天
視頻聊天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和加強他們的社交支持網絡。這是件好事,但是視頻聊天也可能成為裸體和性行為的傳播渠道,可能導致欺凌和其它感情傷害。需要幫助青少年學習如何愉快的和朋友在網上聊天,但同時保證自身安全。
五、情緒管理
11到18歲期間,孩子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學會管理情緒。一個ABC的辦法是在一個鼓勵對人際交流進行自我反思和分析的環境下與他人一起工作。孩子們可以學習如何管理沮喪、生氣、焦慮等情緒,但是他們通常需要得到幫助和支持。
(責任編輯:瑞木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