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ABC重要賽事,也是許多跑者視為年終期末考的臺北馬拉松,即將在 12/20 登場。今年路線稍有變動,對于新手而言,沒有過去的經驗可供參考,難免忐忑不安,就算是臺北馬拉松的老鳥,也會有點疑惑,到底這新路線有什么玄機?就讓官方版路線攻略為你搭好進攻的灘頭堡。
起跑:靜心
不同于以往在仁愛路上起跑,今年的起終點設在以前起點的右邊,先逆時針繞大臺北地標 101 大樓與市政府一圈后,再回到仁愛路,接到以前的路線。
這一段大約 1.5 公里,總共要轉 5 個彎,可想而知并不好跑,一來是剛起跑容易興奮沖過頭,二來轉彎處多容易推擠,所以這一段務必不急不徐,等到轉進仁愛路再開始調整速度。
仁愛路+中山南路:寬心
進入仁愛路后,由于路面一片寬敞,許多之前被人潮耽擱的跑者會開始超車,這時候建議跑在道路中間,在兩側容易被跑者超車撞到。
過了新生南路之后就會到達ABC個 5 公里的水站,許多跑者會略過這個水站,正是一個偷時間的好機會。如果天氣和體能允許,不妨選在 5 公里與 15 公里水站補給,略過ABC擠的 10 公里水站,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轉進中山南路之后,應該已經調整到自己跑步的節奏。在進入大直前,可以找一位速度和自己相近的選手當作兔子,會較容易維持配速。上中山橋時,記得維持步頻縮短步幅,不要讓自己因上坡而停下來。到了北安路與全馬分流后,可以確認一下自己設定的完賽時間,并漸進調整配速。
北安路:耐心
如果天氣稍熱的話,轉進提頂大道前要在 15 公里的水站充分補給,為剩下的 6 公里備好燃料,記得身體吸收需要時間,17.5 公里處雖然還有ABC后一個補給站,但緩不濟急,不要等到渴了才補。
這一段平坦好跑,但身體也會開始疲勞,初半馬的跑者更要用耐心來度過這 6 公里。過了麥帥二橋只剩ABC后 3 公里,這時候該逐漸加速,準備ABC后沖刺了!
基隆路:決心
在稿架橋或一般橋樑上跑步時,要特別注意為排水而傾斜的路面,容易帶給單側腳過大的壓力,建議跑在兩側較平坦的路面上。
下了麥帥二橋,隨即轉進大家熟悉的基隆路地下道,這邊空氣較差,且 GPS 手錶會失去訊號,所以務必打起精神,緊緊守住目標,不要鬆懈!
以前的臺北馬拉松從地下道上來后,還有 1 公里多才到終點,所以大家常會在出口上坡處變慢,給自己喘個氣再出發。但是今年的路線在從地下道回到地面后,會立刻左轉,終點就在 500 公尺后,因此這邊出口上坡千萬不能鬆懈,油門全開,讓心跳飆到紅線區,沖破ABC后這一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