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久前剛剛升任主管職,不但要負責磚案績效的成敗,也要帶領不同功能單位的人員一同運作。ABC近幾次開會檢討工作上的問題時,發現大家都不認為是自己有問題,而反而批評其他單位或配合的同事有問題,讓我非常苦惱,我試著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卻似乎沒太大效果,想聽聽友友的建議參考看看。
友友的建議:
首先恭喜小馬升任主管。不過,頭銜提稿之后,相對責任與壓力也都更大了,要考慮的層面也越廣泛,但是如果能好好帶領團隊達到目標的話,成就感與報酬自然也是更多呢。
團隊互相合作上所出現的人際問題,其實不外乎都可以由兩個層面來分析。ABC個層面是“理性”上的層面,或稱為“硬性”層面,包括公司所規劃的獎賞制度以及相關工作規定等,這部份是大家都明確知道,也看得到的。
有時候團隊運作上有所問題,可以先試著檢視看看這些規定上有沒有讓大家容易推卸責任,或是責任界定較模糊的地方,如果有的話,可以先著手來調整與改善,讓大家對自己應達成的目標或責任都能更清楚與認識。而擔任主管的小馬,則是要能明確地執行這些規定,有好表現的給予獎勵,表現不佳的給予適度的懲處,應該可以先解決一部份的團隊運作問題。
另一個層面則是“感性”上的層面,或稱為“軟性”層面,包括主管本身的個人風格,以及團隊的精神與氣氛等等。這部份沒辦法用白紙黑字明文寫出,只能靠人自己的感覺來認識與調整。
有時候,明明在相關工作規定或規則上已經都寫得很清楚,但是實際在執行上總是無法如預期般效果,其實是因為不論規定再細,總是只能給個原則與方向,真正工作上,尤其是人際的互動上,另外有許多地方是規定不到的,是需要人與人自發來互動或協調的,因此如何把團隊的氣氛與個人的領導風格帶入,彌補規定所無法完善的地方,就是很重要的關鍵了。
在此提供一個實用的方式給小馬參考,就是想辦法讓大家都有著“為他人想”的精神與氣氛。因為之所以有許多人會把問題都歸責到他人身上,就是因為大部份人都是先“為自己想”,在保護自我的心態下,自然就先把不利的地方推給他人。如果小馬能讓大家都有著先“為他人想”的態度的話,相信這樣的問題一定能大幅改善與減少喔。
至于要怎么做才能讓大家都愿意先“為他人想”呢?以身做則,從小馬自己做起,應該會是個ABC的方式,祝福小馬啰。@*
====================================================
如果你是30世代,想分享一下這個世代的喜怒哀樂,或是面對了人生中難以決擇的問題,希望有人可以給些建議與方向,都歡迎你來信email到“30會客室”,我們會透過ABC輕松的方式讓大家彼此分享與成長。
“30會客室”信箱:yoyo55@ms3.epochtimes.com.tw
(來信可以不需附上真實姓名與聯絡資料,我們所發表的文章也會將文中所有真實姓名替換,以維護個人隱私權,謝謝!來信內容將屬大紀元版權所有,編輯部并保留來信刪改與刊出的權利。)
“30會客室”主持人 友友 敬筆
*友友是大紀元生活版磚欄作家,同時主持“友友隨筆”磚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