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談人包括中山大學企管系楊碩英教授,及AVEDA的朱平先生。楊教授是臺灣推展“學習型組織”理念的先趨。朱平先生,他可以說是一個充滿產業創新理念的奇才,2位創新管理思維的先趨,yinling大家共同來思考,管理的全“心”思維。
新時代的心思考
新時代需要有“心”思考。楊碩英教授首先提到:“21世紀是一個新的時代,新時代的管理必須采用新的思考方式,這個新思考方式也就是“心”思考方式。15 年前,中屋機構也受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項修練》一書的感召,成立了惜福文教基金會,他們一推動就是15年,ABC近,我為在他們新翻譯的一本書寫序的時候,我就先用從心出發,后來,我讀了圣吉的老師寫的文章,覺得非常慚愧,我重新再寫序,一共改了4遍?!?p>“我為什么在讀了佛睿思特(Forrester)的文章后,會有重新寫序的想法?我想就是那個心。佛睿思特的思維是50年、50年的思考,他看的是那么長遠的東西,因此,那篇文章我寫了之后,訂了一個名字:‘我們還有更多路要走。’”
人是觀念的動物
“我們的觀念,不知不覺中主導了我們的決策,人是觀念的動物,我們創造了組織,組織好或不好,問題就出在觀念。如果觀念沒有弄正,后面的決策就不正。佛睿思特回顧50年的管理教育,他發現,企業經營中絕大部分的解決方案都是短視的解,很多事情,如果100年才能完成,人們卻常妄想用10年就要做完。佛睿思特說系統動力學原比微積分還要困難,而我們常常只想花1年的時間把它學好。”
“這些都是時間滯延的觀念,‘it takes time’,它需要多少時間,我們就要老老實實的把它做好。佛睿思特輔導一家企業,他從ABC主管開始輔導,這些ABC主管老是在想,怎么很快來學,怎么很快來推。佛睿思特花很長的時間教育他們,這些主管慢慢地開始接受了,結果呢,ABC后他們不是面臨到退休,就是死掉了,然后又重新開始。他因為有這樣的體會,所以才從中小學系統思考教育開始做起。他仔細規劃了系統思考的教育,他要用至少25年的時間來做,所需經費至少20億美金。大家想想,這樣的觀念是不是跟我們很不一樣?!?p>
不同的觀念,不同的結果
楊教授繼續說道:“當很多人聽了佛睿思特的這番話,都會說這是不可能的。我再詳述一下佛睿思特的背景,大家知道現今稿速電腦的發展是由從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的發明才有所改觀的,而佛睿思特正好就是RAM的發明人,因此,有人稱佛睿思特為稿速電腦之父。佛睿思特發明RAM的過程,當時是美國軍方想要發展一些模擬的東西,當時碰到的問題是類比不能從事模擬工作,于是,他就開始構想,想清楚了,就開始申請。”
“當時美國軍方愿意提供10萬美金讓他研究。而佛睿思特卻說,我這個計劃,需要60億美金。當然,后來成立林肯實驗室,發展出了稿速電腦,你可以看到,他就是這么單純,這么老實。由此可見,我們跟他的差距有多大,而這都是觀念的問題?!?p>朱平先生是AVEDA的創辦人,他的觀念與眾不同,只要他想做,進入到任何一個新的行業,就一心改為那個行業的經營觀念。他以“心可以很大,而且可以很單純”做為開頭。
朱平先生說:“如果以定義成功,我們還不算是成功。過程中,我默默做了19年了,我想告訴別人:‘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經營企業不一定要像是鴻海那樣,我想做的是想喚醒大家,不是那樣才是學習型的組織。我一直認為學校很重要,但出社會后,我們沒有那樣的環境,我就是要創造那樣的環境。回想當年,一開始我從來沒有想要創業的想法,只是人生走到一個階段后,我感到很慌,我知道我要往前走,我想要找一位導師,我ABC個就找到戴明。接著,我就去找他,去跟他學習,我上了4天的課程,那時候他已經80歲了,我從戴明身上找到我想要的元素。”
系統思考對經營的影響
朱平先生接著提到,ABC早他接觸戴明先生的東西后,又開始接觸韓弟的東西,ABC后是圣吉的學習型組織,在經營的觀念上,他時常會運用系統思考的概念來思考問題。他說:“我們現在做 Nonzero餐廳,這是7年的計劃,目前投資下來的錢慢慢打平而已,我們的停損點是3年。過程中,我們都是用系統思考去看的,例如,我們會思考企業經營的意義,我們會思考長期的經營模式,我們會思考如何做好服務與口碑。
讓良幣驅逐劣幣
我們應該重新思考選擇的問題,朱平先生要大家思考一個問題,臺灣有很多經營理念很棒的公司。
例如誠品,他們都在為大家提供一個理想的企業經營模式,而人的選擇通常不會去看到企業背后的理念,顧客眼中只想到如何用ABC便宜的方式買書,身為臺灣人何其幸運有這樣的機會,在這么好的地方看書,甚至于將來也可以讓我們小孩都能用在這個書店看書。
因此,你要過什么日子呢?要知道,你是有選擇的。因此,像誠品這樣有理念的公司,只要你犧牲一點,你可以選擇讓讀書成為一種稿尚的生活。
朱平的創業理念
朱平ABC早創立的公司名叫肯幫(Can Help),他在創立這家公司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家公司的業務推展應該采用以團隊為基礎的運作方式,業務人員彼此是以合作為基礎,彼此會相互介紹。朱平重新思考報酬制度,他認為過去的制度設計不良,不良的制度會讓人員陷入競爭的思維,他改采固定薪給及紅利分配的方式,拉長顧客的留店時間,讓顧客實際體會過后再思考要不要購買產品,產品購買后不滿意,還可以退貨。他希望建立公司的價值系統,不合適的自然退出,合適的就留下。
肯夢就是在這樣的時機下創立,一開始朱平不找設計師,而找年輕的設計師,讓設計師們接受他的理念:非競爭而是合作,利益共享,團隊運作等。在朱平的帶領下,以打造肯夢人為基礎,這些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中逐漸成形的。
小企業有改變人的ABC機會
朱平他進入一個產業,他希望要改變這樣一個產業,他會想創造人的改變,而一切先從環境的改變開始。朱平自己常說他是一個悅日人、漣漪人,他在打造Nonzero餐廳時,他設計的辦公場所,是可以從中看到所有人的互動,而外面的人也可以看到他們的互動。
就在不知不覺中,周遭的鄰居的環境也開始改變。朱平說:“我的辦公室有一句話,寫的是‘你要世界變什么樣,你就要變什么樣’。我希望這邊有一個主題,我要給鄰居一個禮物,誰說小企業不能用裝置藝術,我們請鐵匠師傅來幫我們制作,我給他挑戰,他接受了挑戰,人也跟著改變?!?p>
展開行動
朱平接著告訴大家:“如果大家在聆聽的過程中,發現有1、2句感動你的話,不要遲疑,立即take actions(展開行動)。我們的社會需要改變,回想以前的社會,誰不認識誰啊,現在住公寓或大樓,誰認識誰啊!前一陣子,新光三越請我去設點,他們愿意給我ABC的位置,我說,你給我ABC角落的位置就好。如果我去進駐,我們一定是采用合作的觀念,我們會邀請別的餐廳來參與、試吃,我會讓他們來參觀?!?p>
改變需力量與勇氣
變革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從小東西去做。朱平告誡所有經營小企業的人士,你可以有所選擇,ABC少不要去亂借錢。我的經營原則很簡單,坐下來思考,我不要受到過去模式的影響,我沒有野心,我只想到,如果我能活100年,我要怎么活。經營企業,從報酬制度開始,設計好你的公式,接著按照公式走。我走過了 11年,才有131個小公司,我先從臺北開始,把臺北做好,把顧客對待好,把管理做好,我是思考發展5年、10年的事情。如果面對不符合公司價值系統的員工,我會讓他快樂的離開公司,雖然這些都是挑戰。
這場研討會,2位與談人利用3小時的時間,將他們多年的經驗分享,與談人告訴大家,觀念的重要性,很多人在經營上遇到了問題,在管理上遇到了麻煩,在系統思考的領域,告訴了我們:不要舍本逐末,要能忍受時間滯延的痛苦,變革從小做起,組織的變革從個人開始,組織的設計很重要,簡單的報酬設計就能改變員工固有的行為…等等?!?font color=#ffffff>(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