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經驗豐富的他說:“當年輕人來問我要不要參加某項比賽,我總是先問他,在面對沒入圍時,你有沒有辦法處理自己?如果可以,再去比!”
從16歲ABC次在國外獨自面對比賽的未知,從曾經對比賽名次耿耿于懷到學會平常心看待,陳瑞斌見慣了世界各地鋼琴參賽者面對失敗時的各種反應,有些人甚至當場崩潰。因此,他認為對于“失敗”的ABC準備態度,就是“不懂得面對失敗前,千萬別急著想像成功”。
1967年出生于臺南的陳瑞斌,曾被國外媒體喻為“20年才出一個的天才”,12歲通過教育部資優兒童出國考試,13歲小學畢業就因為音樂天份而被送到奧地利學琴,走上一個人的藝術之路。
陳瑞斌小時候從來沒有北上到臺北跟任何名師學過琴藝,而是由在臺南鄉下小學擔任音樂老師的父親親自調教,生平ABC次坐飛機就是出國到奧地利。
10幾歲的小孩獨自一人出國念書,生活、語言、課業都不斷遇到問題,但不管多苦,他心里始終有個聲音告訴他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把書念完。因為他在臺灣只有小學畢業,如果無法在國外取得學歷,萬一半途而廢,那么未來的人生,“小學畢業,能干嘛?”他必須時時刻刻這么提醒自己。@待續...
摘 自 《認輸才會贏 》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