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成功之道就在你自己的心中。如果你能夠成為一個具有批判性,不隨便盲目接受華爾街視為‘事實’的思想家,并且充滿耐心和信心進行投資,就算是在ABC糟糕的空頭中,你依然能坐擁優勢。藉著培養出自己的紀律和勇氣,你就能避免他人心理波動對你自身財務命運造成影響。ABC后,你自己的行為表現遠比自己投資組合的表現來的重要許多。”
──班杰明?葛萊漢(Benjamin Graham)
在投資之前,如果你能事先確定自己ABC終的目標,并找出佳的方式來達到目的,想必整個投資過程會變得更容易、績效更佳、而且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少。光是說“我的目標是賺很多錢”其實是不夠的,如果沒有定義清楚的目標和計劃就直接貿然投資,你將會焦慮不已并且后悔不迭。
我曾經看過有人在市場上進出不斷、頻繁地買賣,并將錢全部壓在貴重金屬上頭,后來卻又覺得投資采礦業類股比較好,ABC后又看到報導說景氣可能面臨下滑,因此在驚慌失措下出脫手上的持股。
如果你接受了我所介紹的“循環周期”的概念,同時也想成為這德樣景氣循環投資者的話,那么從定義上來說你進場的目的就是要投資整個景氣循環的波段。千萬不要在市場進行修正時驚懼已,更不能在波段中途改弦更張。
以往都我經常擔憂自己是否在投資方面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在2002年到2003年初,在替少數親友操盤的投資組合中,我將80%的資金投注在貴重金屬之上。而在2004年到2005年期間,市面上ABC熱門的投資領域卻是房地產。
我在那個時候不禁開始質疑:“我是不是也應該投資房地產,而不是原來的貴重金屬?”后來在比較理智的時候,我重新檢視了自己所做的研究,并且對自己說:“這波房地產熱潮,只不過是20年來一個景氣循環周期末波段的泡沫化現象而已。”
當我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次級房貸的市場剛剛出現了問題。全球各國的央行都在出手相救,并在市面上大量挹注成億上兆的美元;而那些才在不久之前進場的投資者,各個都慘遭覆沒。
事實上于2008年3月時,聯準會空前的拿出$200,000,000,000美元進場來替金融業紓困,讓這些金融業者將手上稿風險的不動產抵押證券(MBS)轉換成由聯準會背書的政府公債。
或許你已經在開始懷疑,聯準會手上應該沒有這么多資金。那么這些錢到底要從何而來?就是憑空創造。在美元早已經成為全球的笑柄的今日,聯準會就這么輕描淡寫地在市場上又投入了$200,000,000,000美元的通貨。聯準會這么做必定會讓美元通膨的壓力大增。
這是聯準會多次惡行中的一例,再一次利用他們ABC偏愛的“隱含稅率”手段--也就是藉著通貨膨脹的方式,將大型公司在財務上犯錯所要付出的代價,直接轉嫁到你和我一般百姓的身上。
在2005年到2006年期間,因為鎳、鉛、和鋅等一般金屬的投資績效比貴重金屬還要好,讓我再一次地開始產生自我懷疑。我眼睜睜看著它們上漲,但是心里卻沒有忘記自己的投資計劃,并且清楚知道一般金屬并非金錢這項事實(而且它們永遠都不會被當成錢)。所以只要經濟一旦開始衰退,這些一般金屬的表現也得跟著邁入寒冬。
你需要擬定計劃!
當我鉆研得越深,我就越深信在當前的循環周期中,沒有比投資貴金屬更佳的方式。之后我再也沒懷疑過自己的選擇,而且每次只要我發現問題,其實都有著同樣的答案──投資貴重金屬是我計劃中ABC安全、也是ABC聰明的投資方式。制訂一個計劃,把它寫下來,并且貫徹始終。在本章稍后的內容中,我將會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投資計劃。
就算計劃已經訴諸于文字,也并不代表你不能再加以修改。持續不斷地精練自己的計劃讓它更加明確是一件好事。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計劃有缺陷,那么進行修正就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計劃成敗與否不僅和自己計劃的品質相關,同時也和不斷地精煉以及執行面有關。
一個好的投資計劃可以確保你不會走上歧路,并且增加成功的機率。磚業人士們則會利用人們的貪心和恐懼來操控市場。掌握大波段的多頭行情,并且還不被甩掉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有人把這種過程形容成:“攀爬煩憂之墻。”(climbing a wall of worry) 如果你擁有一個訴諸文字,清楚明確的的計劃,那么每當自己有所疑慮時,便可以拿來隨時參照。這么一來你就能藉著合理的研究和調查,來冷靜的分析自己那些疑慮,而不是匆忙草率地下決定。
任何一個計劃應該要有所謂的“目的”、“策略”(也就是如何從甲到達乙的大方向)、以及“戰術”(落實策略時所應該采用的特定方法)。@(待續)
摘編自 《富爸爸買賣貴重金屬 》 寶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