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輛車加起來,也跑了四、五十萬英里了,基本上沒什么問題。按豐田多年的商譽看,這次召回還真有點匪夷所思。是哪個豐田供應商搗鬼,把豐田給拖累了?還是豐田自滿自大,開始走下坡路,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但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在美國、日本、中國窮于應付,倒是引發了管理學上的探討。媒體評價豐田章男時說,是他的命不好,他的不幸是由于這個豐田家族的后人還沒準備好,就匆忙上陣、成了ABC汽車公司的領頭人。
豐田案涉及至少兩個問題,一是公司的總裁是否有回天之力,能獨自影響企業的命運;再一個是如果人們在喜歡做什么和不得不做什么之間掙扎時,所帶來的公司管理上的難題,應該怎樣去解決?
明星的公司執行長
對前一個問題,哈里斯*科林伍德(Harris Collingwood)去年六月在美國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探討了這個有趣的話題,就是“公司的總執行長(CEOs)還管不管用?” 。
科林伍德用蘋果電腦喬布斯(Steve Jobs)的例子,來說明公司的ABC經理人和公司的關系。一個公司的總裁或總執行長(CEO),即便是像喬布斯那樣聰明能干并富有遠見,是否就是企業成敗的關鍵?許多管理學者越來越懷疑這樣一個“超級英雄” 角色的作用,而ABC新的研究表明,雖然有些總執行長確實能夠起到巨大的作用,許多其他的總執行長,則只不過是企業龐大機器上一顆ABC顯眼的齒輪而已。
自從2004年喬布斯因罹患胰腺癌做手術時,他的健康狀況就成了蘋果股東、分析師、和粉絲ABC關注的事。分析師說,如果喬布斯辭世,蘋果的市值會立即降低四分之一。科林伍德甚至開玩笑說,喬布斯的醫生應該把蘋果的股票K線圖放到他的病歷中去,因為他的身體狀況和股市起落吻合的太緊密了。
更滑稽的是,去年一月蘋果軟件開發員舉行年度會議時,主持者的網絡現場訊息傳輸被駭客攻破,駭客在屏幕上打出“喬布斯剛剛去世” 的字樣,引起一片轟動。網絡日志的真正主人立即更改了這條錯誤訊息。但三分鐘后,駭客再次得手,又打出“噢,等一等,對不起。喬布斯真的去世了” 的字樣,結果主持者不得不切斷了訊息的實時傳輸。
把經理人的杰出和公司的榮衰聯系在一起,按科林伍德的說法,要從1979年李*亞科卡(Lee Iacocca)開始。亞科卡受命于危難之中,拯救了克萊斯勒,當然,被拯救了的克萊斯勒也沒維持太久。從那以后,江山迭有人才出,從奇異(GE)的杰克*威爾甚(Jack Welch)到微軟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 ,到伯克夏*哈撒唯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 這些超級明星般的經理人似乎都有神秘的回天之力,讓公司股票一路飆升。
樂觀的人們不愿面對許多執行長的丑聞,也不愿承認這些經理人能讓公司發達,也會使公司走向毀滅。恩隆(Enron)的史基凌(Jeffrey Skilling)是這樣的,美國guoji集團(AIG) 的格林博格( Maurice “Hank” Greenberg)也是同樣。
七十年來,美國商學院的管理學者們都在探討這件事,現在大多數人認為,美國民眾對坐在金字塔尖上的這個人的迷戀,看來有點過頭。杰克*威爾甚(Jack Welch)和他的繼承人都承認,是時勢造英雄,9 0年代時誰都會把奇異管理好,“一條德國牧羊犬都能行。”斯坦福的費弗(Jeffrey Pfeffer)教授說得好,“好的會帶來小的正面影響;壞的會帶來大的負面影響。”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豐田章男勉為其難,在歷練不豐之時接手豐田,而在面對guoji社會的非難時窮于應付,是管理學上的另一個問題。如果人們在喜歡做什么和不得不做什么之間掙扎的時候,所帶來的管理上的難題,該怎樣解決?
企業管理的難題之一,就是人人爭位子,爭名份,爭帶窗戶的辦公室,爭預定的停車位。一方面,我們看到準備不足的經理人匆忙上陣,難于應付;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許多自以為準備充足、能夠勝任的人,苦苦相斗,拚命爭權奪利,把公司的資源消耗在內斗和摩擦之中。按佛家的道理講,人類之苦,在于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應該恰如其分的做自己喜歡做、能夠做、或應該做的事;當人們的愿望得不到滿足時,嫉妒、不合作、甚至怠工、拆臺,都姍姍而來。
怎么辦呢?如果經理人知曉佛法的真理,自己首先順其自然,然后以正法門的理教化人心,訓練員工,內部的摩擦和紛爭自然會減少,主動性、凝聚力會增加,企業的生產力、生產效率一定會大幅增長。以佛法開智增慧,員工的創造力、原創力也會增加,會帶動技術的革新和升級。做到這一點,人們就會各司其職,各安其心。哪怕十分之一的人能夠這樣做,也會帶動其他的人,會帶來一種的、清新的風氣,會有“佛光普照、禮儀圓明” 般的、煥然一新的新氣象。
準備邁入新紀元的經理人,對此不可不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