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都知道怎么做能過得更幸福,更健康,更充實,問題在我們不能夠身體力行,正所謂知易行難。
我聽過很多激勵大師在演講中說“知識就是力量”,對此我恕難茍同。知識并不等于力量,知識只是潛在的力量,只有在你決心動起來的瞬間,知識才會變成貨真價實的力量。
堅強的意志力不可能表現在好逸惡勞之上,一個人能夠辨別是非,必然是表現在能夠擇善固執,屏除私欲之上,這樣的人知道什么是他“該做”的事,什么是他“想做”的事,不會以私害公,因利忘義。
真正有品的人,會去做該做的事;上一天班回到家或許很疲憊了,但他不會因為這樣就賴在電視前面三個小時不動,他有自知,也有自制力從沙發里爬出來去給孩子念本書;寒冬的早晨他不會賴床,他會善用本能的自制力鉆出被窩,出門跑步。劍及履及有一種慣性,你越是積極行動,日后行動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但是往往,我們會枯等幾天等局勢來配合我們,我們忘了路是人走出來的,而不是等出來的。
有夢ABC美,但光作夢成不了氣候,光有想法做不成大事業,付不了帳單,也沒辦法讓你成為你自信能當上的那號人物。
用湯瑪斯,卡萊爾 (Thomas Carlyle) 的話來說:“人活著是為了行動,不是為了空想,不論這想法有多了不起。”步伐不論多小,只要踏出去,再大的志向也只得俯首稱臣。@
摘編自 《死時誰為你哭泣:101則以終為始的人生智慧》 李茲文化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