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BC部中,將介紹從找出洞悉力,進一步引導出提案,然后進入執行的一連串步驟中,所需要的各種工具,首先就從發現洞悉力的工具開始(表1-1)。
(圖 :木馬文化 提供)
這些都可稱為“投影法”,也就是將心底深處的情緒與感受投射在繪畫、照片或臺詞等,企圖使其更加清晰。
這種方法原本是要讓目標消費者實際來做,從中解讀真心話,但因為我們轉變為消費者立場時也會有幫助,建議可以先親自做做看。
如果每天都處于企業或制造者的立場,即使想立刻切換到消費者的角度或觀點,也沒那么簡單。不過,使用這些工具之后,就能實際感受到切換時的感覺,以及切換后對事物的看法與感受。
逐漸熟悉后,不但能清楚了解自己此刻是處于消費者模式抑或企業模式,在切換上也會變快。
此外,如果自己先實驗模擬過,之后再讓目標消費者進行,也可當做解讀結果時的參考。
挖掘工具1 使用者圖畫及對話框
在講到喜歡某項事物的人時,可以用這個方法厘清“人”的形象。藉著和喜歡其他事物的人做對比,突顯出每一組人的真正動機或心理上的障礙。在設定上也可以改變成使用某項物品的人,或從事某項活動的人。
首先,參考圖1-1,將“喜歡○○的人”用圖畫來畫出其形象。對話的內容是設定成對旁邊喜歡另一項事物的人自己所喜歡的○○。
把要加以說明的話,或是自己心里的想法,都寫在對話框里。同樣的,畫出另一個“喜歡△△的人”,然后寫下對旁邊那個人○○時會怎么回答,有什么感覺。
實際上該怎么操作呢?用案例來說明。
(圖 :木馬文化 提供)
喜歡燒酎的人,喜歡葡萄酒的人
假設訂出一個“如何提稿燒酎(譯注:一種日本傳統蒸餾酒)營業額”的課題,大家會怎么做呢?
一般人大多會篩選出燒酎本身的特色或優點,例如“不容易造成宿醉”、“價格合理”、“無論加冰塊或調熱水,能嘗試各種喝法”后,再進一步加以宣傳。
不過,到底是哪一點能打動消費者的心呢?就算投入大筆預算來道盡燒酎的優點,只要沒碰到消費心理的洞悉力,就無法獲得消費者青睞。
因此,一開始要先了解消費者的想法,知道在消費者心目中燒酎是什么樣的酒、喜歡喝燒酎的人究竟是喜歡燒酎的哪一點。相反地,不喝燒酎的人,又有哪些原因。
即使用問卷之類的定量調查,詢問消費者:“對燒酎有什么樣的印象?”得到的也只會是類似“具有特殊氣味”、“質樸”、“便宜”等表面上的答案。因為人對各種產品形象雖然有潛意識的想法,卻不容易用語言來表達。
比方說,不喝燒酎的人也許回答的理由是,“不喜歡燒酎獨特的氣味”。但這并不是真正的障礙,因為就算釀造出沒有特殊氣味的燒酎,這人還是很可能不想喝。
其實當事人并不是說謊,也沒有刻意隱瞞真正的想法,只是連自己都沒發現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這項工具就是能用來厘清連本人都不知道的潛在動機和心理障礙。
接下來,就依序操練看看。
首先,配合行銷課題來設定主題。由于這次的課題是提稿燒酎的營業額,那就以“喜歡燒酎的人”為主,另外再畫出“喜歡葡萄酒的人”當做作對比。
由于也需要了解“不喝燒酎的人”對燒酎有什么看法,但這種時候與其設定“不喝燒酎的人”,不如以“喜歡葡萄酒(勝于燒酎)的人”來設定,會更容易勾勒出這人的形象。
1.把自己當成“喜歡燒酎的人”。閉上雙眼試著想像一下,或許也能參考朋友或在酒館里看到的那些人的感覺。
2.性別?年齡?體型?服裝?發型?職業?居住地點?個性?興趣?可能談論的話題?說話的方式和聲音如何?具體想像這些內容。
3.充分想像出形象后就可以畫下來。先畫出“簡單人形”,會比從一張白紙開始更容易些。不用畫得太漂亮,只要能看出特色就行。
4.畫好之后,連帶2.里想像的項目一起公布。如果是單獨一人進行,不需要公布給他人看時,就把想像的內容做筆記留下來。
5.以1.~4.相同步驟,針對“喜歡葡萄酒的人”再做一次。
(圖 :木馬文化 提供)
圖1-2就是請某個人畫出來的圖。從這幅圖可解讀出,喜歡燒酎的人,不論好壞,對燒酎的感覺就是一種豪邁且屬于男人的飲料。不太帶有葡萄酒具備的洗練都會形象,而是另一種鄉村樸直感覺。
接下來畫出對話框和填入對話。
5.想像喜歡燒酎的人向喜歡葡萄酒的人燒酎,把這種狀況下會說的話寫下來。如果在心里有想法,就寫在對話框里。
6.接下來是喜歡葡萄酒的人回答。要稱贊燒酎。另一方面,如果有些說不出口的想法,就寫在對話框里。
7.比較一下兩者的對話框(圖1-3)。
(圖 :木馬文化 提供)
喜歡燒酎的人,在燒酎時,一般來說大多列出已知的事實,因為覺得這樣比較能讓對方接受。
另一方面,對話框里很可能才是喜歡燒酎的真正理由。如果針對對話框的內容發問,就能問出更具體的內容。
“因為產地、原料而出現不同的口味,這一點或許跟葡萄酒類似;雖然講究,卻沒有那種賣弄學識的感覺,腳踏實地這一點ABC深得人心,這種酒的形象就是給穩重男人喝的,興趣大概就像陶藝之類...”
這是喜歡燒酎的人喝燒酎的理由,換句話說,這才是真正的動機。針對這一點強化或刺激,就會讓消費者忍不住想喝燒酎。
接下來,從喜歡葡萄酒的人所說的話中可以看出,表面上雖說“喜歡燒酎的人=對酒很講究”、“有成熟的感覺”,其實卻突顯出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是,“單純愛喝的酒鬼”、“粗俗的老頭”。
這就是燒酎在形象上的弱點。不喝燒酎的人大多列出“不好喝”、“很臭”、“有一股奇怪的氣味”等理由,但ABC的障礙其實是心理深層的想法——“不想被別人當成是粗俗的老酒鬼”。
因此,若想提稿燒酎營業額,要怎么做呢?那就是在燒酎愛好者的飲用動機中,強調葡萄酒所沒有的優勢——“不裝模作樣的講究”。只要強化這個印象,就會讓更多人想飲用吧。
另一方面,不喝燒酎的人對燒酎的心理障礙,就是“粗俗老頭”的形象。只要將這個想法轉換成正向思考,就可能讓這個族群接受燒酎。于是,能想到的提案就是“帥氣的成熟男性,率性暢飲”。@(待續)
摘編自 《讓人忍不住掏錢買的心理關鍵:廣告企畫總監打動人心的洞悉力行銷》 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