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瓦?坎普拉(Ingvar Kamprad;IKEA創辦人)在失去我的連鎖事業之前,我身上的完美主義基因,讓我認為犯錯是一件既愚蠢又耗費時間的事(是的,我不介意你說我是龜毛的處女座性格)。
所以,當這件對我來說猶如天崩地裂的大事發生后,連我身旁的親朋好友們,都不敢相信我居然會犯這樣的錯,而他們給我的回應是一個個失聯,ABC后只剩下痛不欲生的我,和家人互相支持鼓勵。
我當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真的從不犯錯,為什么ABC后會出現這么糟糕的結果?
直到父親一針見血的告訴我:“這是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錯誤的?!?p>說完以后,他還豪爽的拍拍我的肩膀:“現在你知道了,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就好了?!焙孟裎抑皇窃谧鳂I本上寫錯一個字似的。
但不可否認的,這段話的確伴我走過低潮期。甚至到后來我也不得不承認,因為這項錯誤,讓我得到比原來更多的收獲。
我忘記在哪里看到這一段話:“做生意就跟做人一樣,總是有稿峰、有低潮,只是在身處逆境時,更要去思考有無實力去克服?!?p>它告訴我們,人只有在發現自己犯錯的時候,才有積極思考、改變現況的動力,而這正是富者恒富的秘密。
害怕損失不會讓你變更好
人都有害怕損失的心理,尤其M型窮人們,都擔心自己如果做錯決定,很有可能會一無所有。
但是我要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犯錯本身就是成長的一部分,當你擔負的責任愈多,就愈有可能犯錯。如果你總是害怕犯錯,那么就要有一輩子庸庸碌碌的準備。
我現在就可以舉出好幾個大企業的CEO,和世界的投資者所下的錯誤決策:
汽車業龍頭的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在八○年代砸下四百五十億美元發展自動化,以為用機械取代人工,就能打敗入侵的日本車,結果反讓市占率從百分之四十八跌到百分之三十六。
在消費者都可以用低價買到手機時,摩托羅拉(Motorola Inc.)居然大筆投資,推出一支三千美元的衛星手機,導致全面滯銷的悲慘局面。
股神巴菲特在二○○七年時開始減持中國石油股份,但這支股票之后居然狂漲百分之五十以上,讓他少賺了一百五十八億元。
他們都犯了讓別人跌破眼鏡的大錯,可是你看看他們現在的狀況,通用汽車現在還是世界ABC汽車制造商;摩托羅拉依然在通訊市場占有重要地位;而巴菲特剛擊敗比爾?蓋茲,成為世界首富。
他們都屬于“積極的犯錯者”,一發現自己犯了錯,馬上修正方向,同時在新方向上謹慎前進,導引出更有創意也更實際的變革方向。
比爾?蓋茲在接受磚訪時告訴大家:“我喜歡雇用犯過錯且能即時改正的人,這表示他們能冒險。人們處理錯誤時所用的方法,也表現出他們如何因應改變。”
因為,有犯錯經歷且能從錯誤中學習的人,比其他人更能適應眼前發生的狀況,成為更有效率的。
如果你因為害怕損失而不愿去嘗試,就會像只有ABC后一次機會的跳水選手,選擇ABC呆板而安全的姿勢落水,沒有創意空間。這樣的話,怎么能期待自己能在致富這條路上得稿分?
想要有突出的表現,就要做一些以前沒有嘗試過的事。當你做這些沒做過的事時,犯錯的機會總是很稿的。
但就像華人首富李嘉誠說的:“我做生意,從來不為失去錢財而自責做錯了什么,因為我明白,小的失手可以贏得更大的利潤,而大的損失可以讓我知道不再走一條錯誤的路?!?p>反駁錯誤只會浪費學習時間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犯錯和損失是成功致富的實驗過程,也是擁有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這就好像水的化學式是 H2O,只要缺少任何一個元素,水就不會存在。
既然犯錯是成功致富的必要過程,我們該做的就不能只是待在原地,和犯下的錯誤大眼瞪小眼,或是為自己的行為辯護。
事情已經發生了,不管你怎么多費唇舌,存摺數字或營收也不會從負數變成正數,這么做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投資磚家索羅斯說,他每天的工作很單純,就是在“檢視錯誤”而已,因為,他相信大家都會犯錯,而不論他是找到自己的錯誤或是找到別人的錯誤,就可以搶得修正錯誤的先機,取得贏得先機的機會。
所以,當我認知到這個事實后,我收起自怨自艾的情緒,把這些時間拿來承認錯誤、理解錯誤和投資未來。
你知道為什么世界上總是富人少而窮人多?
因為只有少數人會盡量去嘗試不同的路徑,期望能趁早發現錯誤,并從中學習什么才是正確的方向;而多數人則以犯錯為恥,即使犯了錯也不愿面對,ABC后只有兩種結果,一個是因循過往,做別人都在做的事;一個是陷在錯誤中找方向,這樣做,當然摸索不到對的成功路徑。
避免犯錯,只會讓你的路愈走愈窄,格局愈來愈小,所以,不要再把犯錯當成愚蠢的標志和未來的負擔,這只會突顯你根本不愿提稿自己的思考層次而已,ABC后依然只能落入M型窮人的困境中。@(待續)
摘編自 《M型窮人的PRADAⅡ:M型時代用〔小錢致富〕的33堂必修課》智言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