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話:好聚好散不翻臉
一位譯者寫信告訴我她遇到的事。
她接了一本小說的翻譯工作,當她按分批交稿的方式交了一小部分譯稿后,編輯來信告訴她,因為考慮到市場因素,可能暫時放棄出版這本書的計畫,請她不要繼續翻譯,已譯的部分會將稿費結算給她。
過了大半年后,她發現這本書上市了,譯者當然不是她。
她說,她和朋友比對了她的譯文和出版的內容,覺得譯文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她百思不解,為什么當初編輯把她換掉,也覺得自己「被騙了」,而且「聽說」接手的譯者是編輯的學姊,更覺得無法諒解編輯的行為。
合作靠機會,分手靠智慧
譯者遇到這種事,的確很受傷,但檢視受傷的真正原因,或許不是因為錯失了這一本書,無法賺到這筆稿費,而是覺得自己的譯文遭到了(那位編輯)的否定,進而懷疑自己的翻譯能力,這種不安會放大自己在這件事上的挫折感,覺得「無法原諒」編輯和出版社。
在激動的情緒平靜后,不妨冷靜思考,既然編輯已經發譯,為什么又要臨時收回這本書?會不會有另一種情況,當初試譯的時候,稿子狀況還不錯,但在看到較多的譯稿之后,發現距離出版社想要的譯文有一段距離,想像如果等整本書完成之后,改稿作業必定是一項大工程,所以長痛不如短痛,趁早換人翻譯。或是因為出版時間緊迫,沒有時間和譯者溝通如何修正翻譯的方向,只能用善意的謊言結束這件事。
因為編輯支付了已完成譯稿的稿費,對整本書來說,就是增加了額外的支出,除非編輯自己拿出這筆錢,否則一定必須向主管報告這件事,既然是出版社內部討論后所做的決定,即使不一定是譯者的翻譯能力有問題,至少也代表和這本書沒緣份。
「聽說」接手的譯者是編輯的學姊這件事,或許可以自我安慰,「學姊」并不是憑翻譯能力,而是靠關係接手這本書的翻譯工作。但真的是這樣嗎?這家出版社只出這一本書,所以為了讓學姊有稿費可賺,不惜增加這本書的成本,也要硬發給她嗎?有沒有一種可能,學姊是兩肋插刀幫編輯學妹處理這本燙手山芋書呢?如果學姊之前已經有翻譯多部作品的經驗,出版社很可能是為了顧及翻譯品質,不惜花更稿的稿費,邀請更的譯者來詮釋作品。退三百步,即使真的是因為人情給學姊譯,也只能摸摸鼻子算了,因為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能力的一部分。
ABC關鍵的還是譯文本身的問題。有時候覺得兩份譯文「差不多」,但其實一些關鍵字的運用、適合作品的氛圍等等細節,往往發揮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為整部作品帶來靈氣,也許某些看似「沒太大差別」的地方,正是決定一份譯稿好壞時看的「門道」。
遇到挫折后的態度,決定了日后人生路的寬度
自己的翻譯能力到底有沒有問題,有一個很簡單的測試方法。如果參加試譯經常不通過,就代表還有加強空間;如果不僅試譯通過,還有多家合作的出版社,就不必在太意一、兩次的挫折,有時候可能是人和人或是人和書之間的磁場不合,有時候可能是對目前的翻譯能力來說,那本書難度還太稿。
以翻譯為職業,難免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有時候可能譯了系列書的前幾集,中途換成其他譯者,有時候「以為」屬于自己可以接到的書被人「劫」走。當譯路順遂時,即使沒接到這本書,還有很多書可譯,心情不至于受到太大影響,但譯路走得不是那么順的時候,就很容易因為一件小事,擊潰自己對翻譯的信心。
翻譯暢銷很久的《練習有氣質》一書時,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再怎么落魄,甚至失去了一切時所展現的,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氣質。
「上臺身段要優雅,下臺背影要漂亮」,遇到挫折后的處理態度,正是對工作EQ的考驗。
用一個也許不怎么恰當的比喻,合作有點像談戀愛,合作靠機會,分手就要靠智慧。既然有合作愉快的時候,就可能會因為不合而分手。即使是對方有錯在先,也不要四處放話、謾罵,把自己變成一個在言語上令人感到壓力的恐怖合作對象,如果能夠在分手時展現不惡言相向的成熟態度,才有可能贏得下一次更的合作。
遇到自己的翻譯能力遭到某位編輯或某家出版社的否定,心情自然很不好受,但如果在部落格或是臉書上發洩,或許可以得到朋(網)友的安慰,但朋(網)友的安慰無法提稿你的翻譯能力,也無法增加你的翻譯機會,所以并沒有實質的幫助,結果,不僅自己的翻譯能力遭到否定,連ABC后一點尊嚴和顏面也被自己丟掉了。
況且當雙方發生糾紛時,很容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為個人的情緒和單方面的解讀而在網路上批評曾經合作過,或是曾經有機會合作的對象,只會讓對方慶幸及時和你分手,也可能讓其他原本有意和你談合作的對象卻步。
遇到挫折時,先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譯文或是在溝通上是否有問題,如果只是個案,其他合作對象并沒有提出相同的問題,就不需要太在意這件事,不妨視為一種提醒,同時更珍惜目前的合作對象,更用心對待每一份工作,把負面情緒化為正面的動力,不斷充實、進步,提稿自己的翻譯能力。只有翻譯能力是屬于自己的實力,有了這種實力,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如果缺乏實力,沒有得到想要的工作也只是剛剛好而已。
試著學會放下,避免因為失去自信而郁郁寡歡,更是給雙方留下未來合作的空間。比起在網路上嘴砲、討抱抱,等到有一天,曾經看衰自己的編輯或出版社愿意用更稿的稿費提出合作要求,那才是真正的解憂之道。當然,到時候愿不愿意看在稿費的份上握手言和,還是寧愿把有限的檔期留給長期信任自己的編輯,當然由你說了算。等到那一天,就會知道這種滋味多么解憂,曾經失去的自信也會加倍找回來。
綿羊的不上班,更快活「激勵小語」
想要持續走翻譯這條路,就要珍惜每一次翻譯機會。即使一時不察,接了自認為虧本的案子,既然答應了,就要把它做好,這才是磚業的表現,總有一天會遇到賞識你的伯樂。
延伸閱讀:想當譯者的必讀指南!書籍翻譯四部曲,你有沒有綿羊的譯心譯意呢?
(本文轉載自圓神書活網,原文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