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xué)期教室裡有兩位小小孩,他們都剛滿三歲。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麼小的小孩在教室裡了,他們的來到,讓我憶起了這個年紀孩子的模樣。 濕水彩是少數(shù)幾樣三歲的孩子可以跟四五歲的孩子一起進行的活動。當我們之前編手指勾時,莫莫則是在教室裡玩毛線球或游戲。他的爸媽都了解這種狀況。在轉(zhuǎn)換到捏塑之前,我們進行了兩週的濕
這學(xué)期教室裡有兩位小小孩,他們都剛滿三歲。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麼小的小孩在教室裡了,他們的來到,讓我憶起了這個年紀孩子的模樣。
濕水彩是少數(shù)幾樣三歲的孩子可以跟四五歲的孩子一起進行的活動。當我們之前編手指勾時,莫莫則是在教室裡玩毛線球或
游戲。他的爸媽都了解這種狀況。在轉(zhuǎn)換到捏塑之前,我們進行了兩週的濕水彩,莫莫終于也可以跟著一起做了。我讓寬寬、小秉和小數(shù)先畫,莫莫和均均先在一旁看。寬寬這學(xué)期的濕水彩改變很大,至少這兩次,他不再像以前那般把顏色層層涂滿整個畫面,而是開始嘗試要以水彩畫出特定的形體。他似乎已經(jīng)知道要畫出自己可辨的形體,只能下筆一次。因此,當他把各種形狀佈滿畫面之后,就不再動手,同時表示自己已經(jīng)畫完了。小秉和之前沒有太不同,非常熱衷畫濕水彩(雖然他有時會說:「我不喜歡畫濕水彩」,但這ABC不是真的),他總是一筆接著一筆地畫,非常磚注于畫面上的色彩,持續(xù)的時間很長。小數(shù)這學(xué)期才來,還不熟悉濕水彩的步驟,我?guī)兔λ阉始埓驖瘢劣趽Q顏色時要先洗筆,他已經(jīng)會了。對他來說,濕水彩是很新鮮的事,因此他會用力揮動、點、按畫筆,看著具爆發(fā)力的動作,會造成怎樣的結(jié)果。這種測試肢體動作的方式,比較常出現(xiàn)在剛接觸濕水彩的孩子身上,還有就是較年幼的孩子,也就是像莫莫、均均這個年紀的孩子。
哥哥們畫完、整理完桌面之后,我為兩個孩子打濕畫紙,交給他們紅色的顏料罐和一隻水彩筆,他們立刻畫了起來。進入其中,在他們的四周彷彿豎起了一道看不見的籬笆,把他們與週遭隔離開來,因為旁邊發(fā)生的一切都無法引起他們的注意,莫莫甚至不過來聽故事。他們深深為自己的行動所創(chuàng)造的、在畫紙上擴散的圖像所吸引,他們持續(xù)嘗試用各種動作,觀察行動的結(jié)果。到了ABC后,莫莫的畫筆沾上的甚至不是顏料罐裡的水彩,而是洗筆水桶裡被染上紅色的水。特別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們的動作溫和而充滿著好奇,幾乎不會出現(xiàn)猛烈的動作。因為他們只需輕輕一畫,就會有意料不到的呈現(xiàn)。均均就是這樣,他溫柔的筆觸,從一開始持續(xù)到ABC后。他們總是畫到心滿意足為止。這種滿足與我們大人所認為的「完成」,絲毫沒有關(guān)連。他們并不是因為「我完成了」這幅畫而停止,而是,因為「我的嘗試足夠了」。這個時間,有的長、有的短,全視孩子當時的狀態(tài)。
回想起來,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是這麼直覺,這麼有行動力,深深吸引著我。當然,你可以說,因為他們什麼都還不懂,所以才能這麼毫不遲疑。我不禁想著,在某個程度上,我們能不能保有孩子這種行動力與直覺?這種源自于意志的能力是不是會轉(zhuǎn)換成對生命的熱情?或者說,這種源自于意志的能力必定會隨著長大而消失?我想起了以前的那些小小孩,小柔、小吾、阿布、小安、小雅……,三歲左右的他們都是這樣的。不知道如今已是國小的他們是怎樣的模樣?我是不是還能在他們身上、在他們的眼睛深處,看到他們充滿光亮的眼神,和那毫不畏懼的行動力呢?如果是的話,那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