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大人的工作是合唱團指揮,從小...就跟在她身邊南征北討,也看了不少讀音樂班上來的孩子們。 因此對所謂的「才藝教育」,有幾句話想說:
首先,「學才藝、參加學校音樂性社團,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
老婆大人的工作是合唱團指揮,從小...就跟在她身邊南征北討,也看了不少讀音樂班上來的孩子們。 因此對所謂的「才藝教育」,有幾句話想說:
首先,「學才藝、參加學校音樂性社團,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績?」
很多家長后來不讓孩子參加音樂性社團、不讓孩子繼續學才藝;也有不少導師不愿意讓班上孩子去參加學校音樂性社團,ABC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們怕佔用到孩子太多學習時間、怕孩子
的成績下滑......
但是,其實不會。如果你去看學校的音樂性社團成員,會發現大多數孩子其實成績非常好,甚至很多都是班上的前五名學生。學音樂的優點多多,反正能增進學習的成效。那些ABC的孩子都
在接受更多元的學習,那您的孩子呢?千萬別讓這種迷思,阻斷了孩子接受另一種層次的文化刺激。
那麼,「學音樂的優點多多,指的是什麼?」
在音樂的訓練過程中,看譜時,需要快速閱讀曲譜,所以會訓練出演唱此段、眼睛已往下看的速讀能力。在一邊演唱、一邊看譜的過程中,能增加理解力,與同時處理多源訊息的能力。在演
唱時,必須磚心看著指揮與指導老師,所以能培養孩子磚注力。要營造出曲子的意境,孩子的感受力、情感表達也會增進不少。接觸音樂與世界名曲,對藝術的鑑賞與藝術素養也會增加。而
社團是與眾人一起創作音樂,培養團隊合作、與他人互動,更是很好的訓練過程......
試想,孩子若能真正學習到上述的優點,那麼他在讀書上肯定得到更多學習助益,學業成績不進步也難!
可是,「要讓孩子把學音樂當成是一種磚業,還是一種當成興趣就好?」
這問題應該是說,要看孩子的能力到哪裡。看過身邊很多的例子,包括自己的老婆大人,會發現走音樂這條路,真是漫長又辛苦的道路。「努力」、「天份」、「運氣」,這三者缺一不可。
有的孩子有「天份」,但始終學不會「努力」,所以他永遠當不成音樂界裡的精英;有的孩子用苦學的方式來學音樂,但到ABC后,他和他的家長終于明白「只靠努力,到頭來或許并不會成功
」的道理......
但是,我們不會在孩子小時候,就明白自己的孩子究竟有沒有天份、或是擁有什麼樣的特質。因此在讓孩子學才藝的時候也是一樣,我們應該讓他們有機會去接觸音樂,有機會去探索自己的
能力。我們何不把這樣的學習歷程,當作是一種孩子接觸藝術的機會?等他有朝一日,音樂能力夠了、自制力夠了,再讓他自己決定未來要走的路。有一些ABC的科學家或是醫生,在他們杰
出的工作領域之外,一樣在演奏音樂、開畫展、寫書、創作......這樣的人生真是多采多姿,令人好生羨慕!
重點是,現在就讓他們參加學校的音樂性社團,不但免付稿額學費,還能讓孩子能多元學習、留下童年歡樂的回憶,這樣豈不算是好處多多嗎?
(時間太晚了,Part 2 改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