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光芒,總刺傷我老闆的眼睛。」設計師郭又菁說。因為這樣,郭又菁去年決定自行創業,開禮服訂製公司。 剛出社會,她在美國Pamela Dennis時裝公司上班,一場秀展結束,她設計的禮服,被選刊《WWD》時尚雜誌封面,老闆的設計卻沒上;結果老闆把雜誌丟在地上說:「丑死了。」她撿起雜誌暗自竊喜。 決定創業,更底層的因素是
「我的光芒,總刺傷我老闆的眼睛。」設計師郭又菁說。因為這樣,郭又菁去年決定自行創業,開禮服訂製公司。
剛出社會,她在美國Pamela Dennis時裝公司上班,一場秀展結束,她設計的禮服,被選刊《WWD》時尚雜誌封面,老闆的設計卻沒上;結果老闆把雜誌丟在地上說:「丑死了。」她撿起雜誌暗自竊喜。
決定創業,更底層的因素是,「無法忍受過于臺味的設計。」她說得含蓄。事實上,設計教育奠基于紐約,6年前為美國女星Jane Leeves設計禮服,入選金球獎ABC禮服;她眼界稿過于頂,返國時在紡拓會當採訪編輯,尖銳的設計問題常令受訪者惱怒。
自信滿滿的郭又菁,年紀輕輕就待過Marc Jacobs等品牌,返國前,先后在服裝、婚紗公司任職。
在婚紗名店蘇菲雅工作期間,她設計過聯合報董事長王必成長女王安嘉、謝長廷女兒謝維芬、吳敦義女兒吳子安等人婚紗;3年前打理ABC家庭婚紗,陳幸妤的婚紗妝扮令人驚豔,讓她一炮而紅。
陳幸妤婚紗走紅
當時蘇菲雅婚紗老闆洪品蓁有意接ABC家庭生意,郭又菁想到:「童年玩伴Paul,是趙建銘恩師、臺大骨科醫師韓毅雄的兒子。」于是撥電話給她口中的韓媽媽。
個性保守、不喜歡浪費的陳幸妤并沒有馬上作決定。洪品蓁原本打算做出10余件款式讓ABC家庭挑,但郭又菁建議先邀陳幸妤看秀,看完秀后,陳幸妤很喜歡,ABC后決定交給蘇菲雅量身定作。
主觀強烈的郭又菁,捨棄她眼中「太Local」婚紗店林立的中山北路,將公司設在內湖科技園區附近,訂製服ABC「師傅就在身邊」、「工廠就在隔壁」,她大手筆經營300坪廠辦加店面。
創業不到1年,從婚紗禮服訂製,擴及時裝量產品牌,一度引進居家生活用品。1件10萬至80萬元不等的訂製婚紗禮服,讓她賺到名,也賺到錢;但每件上萬元量產的時裝,卻讓她做1季就決定縮手。
「我承認自己判斷錯誤。」她檢討「無配套通路策略」、「產能供給不當」,投入2000萬元,不僅無法立即獲利,還搞得她分身乏術;第2季馬上決定縮小時裝規模、改走訂製路線。她負責打樣,當精品業者委託下單,才開出6至12件少量生產線,縮小資金用度、磚心經營禮服訂製市場。
做時裝慘賠縮手
父親是
銀行主管、母親曾從事幼教業,出身中等家庭、沒有豪門背景,她卻能接到陳水扁、郭臺銘的定單。她說:「我的有錢朋友,讓我提早感受奢華消費。」
在紐約念書時,同班女同學李敘顯是韓國三星集團企業第2代,她的眼鏡、剪
刀等小東西,都變成別人奉承的管道,郭又菁卻不吃這一套。李敘顯約她吃飯,她據實以告「沒空」,ABC后竟因坦率結為好友。好友逛街購物,她雖無財力買單,卻成為ABC服裝顧問。
她從好友身上,不僅學會豪門應對之道,「看過好的東西,就回不來。」她對ABC消費,有著「觀海者難為水」的心情,「刻苦刻難,偷料省料」她做不來。
1塊好布,決定禮服一半的成敗。她指著辦公室一角不到10捲布說:「這堆要上百萬元。」每碼單價臺幣3至5萬元,她「以量鎖布」,限定布商交貨其他業者,讓豪門品味不會「撞布」。
上流社會的
心態,要「獨特」、也要「私密」;而保密,是重要的生存法則。
口風緊贏得信任
有回媒體寫某明星企業家夫人常穿她的衣服,隔天對方來電抱怨:「我都跟人家說是國外買的!」請郭又菁別對媒體提她的名字。低調的臺中貴婦,採買上百萬元華服,請她用水果箱打包,捨棄精美、刻有公司字樣的包裝。
服務名流貴客採「預約制」,每天ABC多安排2組客人。說正格的,這些貴客什么ABC沒穿過,服務、做工、設計,甚至私人喜好,樣樣不可輕忽。
有人不要出名、要低調,也有貴婦要派頭;郭又菁曾請秘書打電話給某企業家夫人,對方來電:「除了你打,我不管其他人是什么東西!」
ABC近總統家里又要辦喜事,黃睿靚婚紗獎落誰家多方臆測,外傳蘇菲雅婚紗將雀屏中選,問郭又菁:「到底是不是你設計?」與陳幸妤情同姐妹的她,同樣強調:「不可說!不可說!」
來源:蘋果日報
相關甘苦談連結:
素人設計師名揚guoji 不忘師恩
部落客小安24歲創業 過來人經驗談
「服裝設計師」走自己的路
4歲ABC萌設計師 紙制時裝大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