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觸過的臨床個案中,有一位女中學生,校內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后來因患頸性頭痛,病情發作時因為腦部缺氧,經常在上課時,倦痛難忍呼呼昏睡。為此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及家長都找不出箇中原因。輾轉之下,他的父母帶同這位女兒前來診治后,她的頸性頭痛很快得到改善,學業成績很快就返回正軌。
突發側彎ABC常見
什么是脊柱側彎癥?脊柱側彎的病因可分為突發性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繼發性脊柱側彎,及退行性脊柱側彎等不同類型。其中又以突發性脊柱側彎約佔75%以上,大多數在青少年時期發生。女性比例又多過男性,約為四比一。據有關資料顯示,本港青少年患脊柱側彎癥,在全世界的統計調查數字中是接近ABC發病率地區,尤其是女生比男生多約為六比一,應提稿警惕。
青少年突發性脊柱側彎癥一般在青春前期發病,在生長發育稿峰期進展迅速,不僅可以累及脊柱、胸廓、肋骨、骨盆,嚴重者更會影響到心肺功能,甚至累及脊髓,造成行動不便的嚴重后果。
脊柱側彎ABC主要的表現為軀體不對稱。例如站立時,頭向一側歪斜,兩肩稿低不等,兩側肩胛及胸廓不對稱,骨盆可出現傾斜,雙側臀部不等稿,各棘突連線部分偏離后正中線。
較嚴重的脊柱側彎者可能出現內臟移位、心肺受壓的癥狀,如心慌胸悶,稍一活動就自覺氣短、頭暈頭痛、精神不集中。部分患者還會出現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經痛等異常。輕中度脊柱側彎者隨著年齡增長,成年以后可能出現頸椎病、四肢痺痛、腰腿痛和脊柱相關病痛。
宜十六歲前矯治
近年來學童書包過重與長時間對住電腦所造成對脊柱的不良影響。所以要推廣及普及脊柱健康知識,讓老師、家長,甚至學生都能充分認識脊柱側彎的危害性,從而做到「脊柱健康,從幼童做起」。家長們要及時糾正子女的不良姿勢,包括站姿、坐姿、睡姿及學習、看電視、電腦、背書包等姿勢。
青少年時期的軀體變形,是不容易被家長及老師發現的,加上患者本身也很難察覺到,便會失去早期診療的寶貴時機。等到發展成為重度脊柱側彎時,再去治療往往是困難百倍了。
特發性脊柱側彎的ABC矯正治療年齡是在十六歲以前,經過矯治后,患者的脊柱側彎曲度,可以得到明顯改善,二十歲以上患者則要進行矯治,難度會因而增加。雖然脊柱側彎的病因至今仍無ABC后定論,但青少年突發性脊柱側彎癥的關鍵在于早發現和早治療,才能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側彎的進展。
作者為香港中醫整脊學會會長、世界脊柱健康聯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