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氧運動在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效果已經獲得證實,而這個得益部分是源自于動脈特性的改變,例如提稿動脈順應性或降低動脈硬化程度。
動脈硬化乃是反映心臟收縮和舒張期間動脈擴張和彈回的能力。動脈順應性降低或發生動脈硬化意謂著傳導動脈喪失其對壓力增加時的擴張能力。研究顯示,動脈硬化是心腦血管及其併發癥的根源。
規則適度運動例如正常人至少每周三次以上的運動,譬如游泳、腳踏車、速度不快的健走等運動都可。若要燃燒蓄積的脂肪,應盡量連續運動三十分鐘以上。五分鐘的運動會使剛暖好的身子迅速降溫,在脂肪開始燃燒之前便結束。若一次運動三十分鐘有其困難,分成十五分鐘兩次的運動亦無不可。
對于四五十多歲的全職家庭主婦,預防生活習慣病以一天一萬步為理想。數值看起來頗大,但只要將步行融人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則更易接受。例如購物可分上下午進行,去超市不搭公車,改步行前往;或不搭升降機、扶手電梯。若逐步下功夫,步數應該增加不少。
但對于心臟病患,如短跑那般的低下頭,以及需要閉氣施力的舉重或擴展器這類會讓人緊張的運動則應避免。滑雪、溜冰等冬季運動亦同,而稿爾夫球、網球、騎自行車等運動,即使患有心臟病,但若能夠過普通的生活,謹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緩慢而輕鬆的隨著自己的步調來進行,就可以。此外,不管是多么輕度的運動,在運動開始前及結束后,ABC少做五分鐘的輕度伸展操、踏步或腹式深呼吸等活動。
有氧運動可顯著降低動脈硬化程度,即使是較低的運動強度亦然,但其效果并無法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因此養成終身規律運動的習慣是必要的。此外,局部的運動訓練無法使非訓練部位之血管產生適應性變化,建議選擇全身性的運動訓練來改善整體的血管功能。
作者為心臟磚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