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星期天便是一年一度的香港馬拉松,相信不少讀者也為此作好準備。這個講求耐力的運動可能為雙腿帶來不適痛癥。慢性小腿骨筋膜室綜合癥(Chronic afpartment syndrome)是在起跑數十分鐘后漸漸感覺小腿疼痛,有時還像火燒一樣,此外還會出現腳背麻痹的情形。當運動完成后休息大約半小時,不適便會自然減退。在小腿在皮膚下有一層堅韌的筋膜,把不同的肌肉組群分隔開,形成數個獨立的腔室。由于這些筋膜沒有彈性,所以當在運動時內裏的肌肉發脹就會令腔室裏的壓力增加,嚴重時還會影響到供給肌肉的血液循環而影響表現。要避免這種情形發生可在運動前作足夠適當的熱身及拉筋動作,當情況持續不能改善便可考慮動手術把堅韌的筋膜放鬆。
另一種常見于馬拉松跑手的痛癥是髂脛束綜合癥(Iliotibial band syndrome),概括來說是因為反覆磨擦導致勞損發炎。髂脛束是在大腿外側一條闊而長的筋膜,連接在膝部脛骨外側髁。它的作用是于膝部伸直或微曲時穩定膝關節,但于大約三十度屈曲時,會磨擦到近膝關節外側凸起的股骨。在每走一步便磨擦一次,而跑一次馬拉松便可能磨擦上過二萬次。
髂脛束綜合癥
根據統計,所有長跑人士中有四分一到一半曾被這問題困擾。股部肌肉不夠發達、髂脛束柔韌度不足、下肢內旋、跑姿不正確都能導致它的發生。猶記得筆者在上年香港馬拉松ABC后一公里也受這問題影響,很不容易才能完成賽事,到達終點時已覺膝關節外側對上一至兩厘米處輕微腫脹及疼痛。落樓梯及走下坡時膝部屈曲角度比較小,正好大約是三十度髂脛束磨擦到股骨的位置,所以這些動作倍感吃力。ABC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休息患處,此外敷冰或服用消炎止痛藥也可令發炎減低、消除痛楚。一般情況下,髂脛束髂脛束應在一至兩星期內消失,但切記要避免在未痊瘉時便繼續運動。在賽事來臨前,應多作伸展運動以及進行foam roll滾動大腿訓練。
作任何運動也要量力而為,當受傷后或遇上身體有任何不適便不要勉強繼續,以免令傷患加深。
文:王嘉暉醫生
作者為骨科磚科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