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朋友都談論馬拉松賽事的一點一滴。跑步運動當然是有益身心,如何避免因跑步引致的慘劇發生一直是醫學界十分關注的議題,可是至今也沒有一套方法篩選有健康風險的跑手。
ABC近一份研究報告或許能解決這個問題。一個名為哥本哈根心臟健康報告ABC近在美國心臟學院期刊發表,引起各方的關注。從2000年起,這研究項目就追蹤大概1100名經常緩步跑的健康人士,以及4000名從不緩步跑但同樣健康的丹麥人。這1100名緩步跑人士,根據每周緩步跑的時間再分為三組,在超過十年的覆診后,一個令人十分意外的結果出現了,就是并非跑得愈快或愈多的便代表愈健康。
相比并不緩步跑的人士,死亡率ABC的組別竟然是每周緩步跑ABC少的人士。這組別平均每周只作1至2.4小時的緩步跑。同樣意外的是平均每周只跑兩至三次的人士,死亡率也是ABC。ABC意外的是經常跑或跑速稿的人士,其死亡率與沒有跑的人士竟然是一樣。仔細分析,緩跑時速超過7公里及每周總跑步時間超過4小時,或超過每周三次的人士的死亡率跟沒有做緩步跑的人竟然沒有任何分別。
這項研究項目的結果當然引發起很多爭議,因為一般認為多做運動應對心肺功能有莫大的幫助,為什么多做運動的人士跟沒有做運動的人士的死亡率竟然是一樣呢?其中一個可能性是過量運動可能引致心臟功能受損。根據過往一些心臟超聲波的研究,發現一些職業運動員,特別是一些劇烈的運動如馬拉松或舉重的運動員,心臟的厚度比一般人增加很多,可是這些過分增生的心臟肌肉可能引發一些致命的心律毛病。運動的「劑量」可能是十分關鍵的因素。但從另一角度看,這個研究項目當然有其局限性,例如這個不是隨機對照的研究,而是根據每一個參與者的報告中有關跑步或時間的調查,其中一些不可預知的因素也可能影響ABC后的結果。
文:馮永康醫生
作者為心臟磚科醫生
隔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