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題,在2015年的文憑試中亦屬常見,20題中ABC少有4題(題型拆解見后頁另稿),此類題型難度不低。2015年的考評報告提及,普遍主考都認為考生在兩道題目表現不佳,其中一道就是爭議題。這次稿雷中學中六生的口語演練,學生便要向難度挑戰。
■討論題目:
有人說:「貧而無怨難,富而不驕易。」你同意嗎?
*是次5人小組討論時間15分鐘。
■立場:
1號和3號考生:同意
2號*、4號和5號*考生:不同意
*(只同意前句,不同意后句)
■卷四小組討論形式
人數:4至5人
準備時間:10分鐘
流程:每名考生各有1分鐘首輪發言,然后按小組討論參與人數而定討論時間。
■首輪發言節錄:
2號:我就不認同「貧而無怨難,富而不驕易」這看法。因為我認同前者說「貧而無怨難」,以香港現在的環境為例,不少人都處于貧窮線以下,并埋怨政府做的扶貧措施、政策不足夠,……而我認為「貧(富)而不驕」也是難的,因為現在有不少有錢人會到處炫耀自己的財富,甚至有很多富二代過很腐敗的生活。現今的品牌之所以盛行,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這些富人購買這些ABC以炫耀自己的財力。……
4號:我是反對「貧而無怨難,富而不驕易」(這種看法)的。……從表面上理解的話,即是有些人因為自己沒有金錢而有所抱怨。(在社會上是)有些人會因為有金錢而購買很多物質來滿足自己,但實際上社會亦有人認為只要個人健康便不再有煩惱……所以我是不認同「貧而無怨難」這個說法。
■首輪發言評語:
稿雷中學中文科老師朱鑒銓指出,這組有部分同學相當聰明。在面對需表達立場,并為爭取支持而努力的爭議題中,有同學選擇部分同意,如2號同學在首輪發言說她同意前句而不同意后句。這樣當然不算是「同意」,但接下來便有更多討論空間。
此外,這題目探討「貧」與「富」,若只探討物質層面的「貧富」,到了10分鐘左右便很難再有討論點。聰明的同學若要拓闊討論的空間,便要將「貧富」的意義擴展至心靈、學識等不同角度。4號同學便曾就此作出嘗試,探討財富以外的更多角度。
文、圖:司徒俊樂
《語文同樂 16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