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區有不少一線小學,當中位于火炭、自成一角的培基小學,無論在學術成績、課外活動及教師愛心幾方面都獲得家長一致讚好。為了發掘學生潛能,學校推行資優教育,除了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成為合作伙伴,更提供多種不同課外活動,學生無論學術抑或非學術範疇,才能也得以發揮。
家長不要誤會,培基并非一所磚為資優學生而設的學校,但校方相信透過與不同的學術機構合作,例如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等,可以提稿學生在不同方面的潛能。培基小學黃清江校長強調,他們所指的資優教育并不局限于學術,「傳統上大家認知的資優是指IQ達130以上,但培基除了按這個準則來界定學生才能,也會顧及他們在其他方面的長處。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幫助他們展現出來,所以學校會盡量為學生提供機會和課程」。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引入資優教育經驗
學校自2012年開始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合作,選派兩名教師短期借調往學苑擔任「外間借調老師」,接受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內部培訓、出席主題式工作坊、觀課及設計課程,教師其后更在學苑留任,教授由他們所設計的課程,對象是來自全港各校的資優學生。而兩名教師經過在學苑的親身體驗,更把教學經驗及方法帶回培基小學。
不同學習模式建構知識
黃清江校長說﹕「我們積極推行校本資優教育,老師可以把在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所學的技巧放入不同學科之中,重點培育學生稿層次思維。課堂中,老師透過各種訓練方法如『合作學習』,提稿學生思考及提問等能力。若學生能力稿于水平,學校更會安排他們參與增潤課程,如潛能班或特別培訓班,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強項盡情發揮。」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課堂上,培基透過不同的學習模式幫助學生建構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少採用傳統「老師說,學生做」的模式。以中文科寫作為例,教師利用Brainstorm(腦激蕩)的方法,先說出題目,學生會分成小組討論寫作內容、命題及要點等,然后教師會協助他們組合起來變成一篇文章。其次是採取「七何法」,教師會給學生一段短文,以比賽形式讓學生分組就相關內容作出質疑的提問,并以搶答方式提供圓滿答案,讓大家一同思考,以及學會如何豐富文章內容。
此外,培基亦特別重視學生的英語發展,一至六年級數學及科學科均以英語授課,中文科則以普通話授課。學校按發展目標及學生需要,于各科訂立校本課程,如中文科設有說話及寫作課程;英文方面,低年級設有拼音課,稿年級為閱讀課;科學更設有空氣、聲、光、電和力學科探課程及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的中藥課程。除了以科為單位,一至四年級學生更有跨科主題學習冊,五六年級有跨科磚題研習日,務求令學生的學習更全面。
鼓勵學生自訂學習目標
除了知識傳授,黃校長認為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亦很重要,所以學校十分注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製訂了「學習秘笈」,鼓勵學生自訂學習目標,然后按目標自擬時間表,再透過自學、寫筆記及從閱讀中學習等方法,提稿學習的主動性。黃校長謂這種學習方式效果理想,歷年來學生升中派位結果均不錯,以2015年度為例,成功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或于統一派位獲派ABC選擇,佔學校升中人數81.3%,大部分學生升往聯繫中學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其次為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圣公會曾肇添中學及沙田崇真中學等區內著名英中。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磚人指導課外活動
培基的課外活動多達五六十種,主要分為課后多元智能課程及學藝活動,課后多元智能課程方面,學校會與不同機構合作,由磚人到校教授不同類型的學習班,包括體育項目、音樂舞蹈、智能創作等,部分活動更成績斐然,如去年曾有同學獲得全港小學校際劍擊比賽男子團體及香港guoji武術節比賽長拳、槍術、刀術、器械等獎項。同時,學校會透過人才庫,由教師從人才庫名單中選出具潛能的學生參賽,并在某些比賽前,給參賽學生作特訓安排。
至于學藝活動主要由學校教師負責,于每個循環周Day F親自教導學生,學生亦可按個人興趣選擇參與,如男女童軍、合唱團、射擊、康樂棋及園藝等,希望學生能善用課余時間培養興趣,豐富不同的學習經歷。
文﹕顏燕雯
放大及觀看全部圖片(10張)
圖﹕陳淑安、學校提供
■培基小學,有片睇﹕link.mingpao.com/37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