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的要領
為了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首先要建立合理、有規律的時間計劃。一周當中的所有行程都要考量。
與孩子一起訂立時間計劃表時,除了學校的上課時間外,還要考慮運動、課外活動、其他一周當中已經約定好的事情等等,然后再訂出一整周的計劃。舉例來說,如果星期二和星期四要在學校踢足球踢到下午五點,下課回家后可能要先休息一下,所以念書就安排在吃完晚飯之后。可以把孩一整周的計劃表貼在冰箱前面,或是便條紙板、客廳墻壁上,好讓全家人都可以看到,萬一家人之間彼此的計劃有沖突時,可以事先做好調整。
讓孩子念書時間不會受到干擾
可以先將孩子的讀書計劃告訴同學或兄弟姊妹,這樣就能避免他在念書時受到不必要的干擾。就算有朋友打電話來,也不要在讀書時轉給他,可以先確認彼此方便通電話的時間,請他再打過來。
先決定好念完書后想做的活動
可以將孩子想做的活動整理成一張表,等念完書后由他自己決定要進行哪一項。像吃點心、慢跑、和父母或兄弟姊妹聊天、聽音樂、或是看電視等,ABC能先討論后再決定。
給孩子充分的休息時間
休息時間可依孩子的年齡及性格而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國小學生ABC是二十至三十分鐘,國中生是十五至二十分鐘,稿中生則是十至十五分鐘。不過在決定休息時間長短前,一定要先考量孩子的集中力。可以事前決定好是否每個科目中間都休息,還是等念完幾個科目后再休息,接著要確認孩子能夠磚心念書的時間長度,再來決定休息時間有多長。
準備剩余時間要念的東西
按照計劃念完書后,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不要馬上讓孩子休息或是去玩,ABC能預先安排剩余時間里可以從事的活動。像是讀一下與所念科目相關的書籍,或是復習之前不懂的內容等等。不過要先和孩子討論過,而且如果有更新穎、更有趣的想法時,ABC能馬上追加到計劃表上。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了解性格 孩子成績一級棒》@(weiab.tuozhan.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