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臉龐,慧黠的眼神,孩子雖稱不上野性難馴,但是抽煙、言語粗魯、服儀不整等違規行為,卻也讓老師們感覺教導的心力左支右絀。孩子姓蔡,極為喜歡同學們叫他“菜脯”。昵稱在大人與孩子的世界里各具心理意義,對某一昵稱的認同,正投射出個人所追尋或堅持的價值觀。
當我努力的思索著“菜脯”這兩字的意涵時,適巧看見被師生們昵稱為“新聞局長”的綺惠,她正用心地擦拭著人事室的玻璃;才13歲的年紀,卻已有170公分的身稿,兼之氣質優雅,英語又是她的強項,大家更公認她的豐采遠勝過史亞萍,因而,每一回碰面,我總會向她深深鞠躬后愉快地問候她局長好,新聞局長這昵稱對孩子而言,將會影響深遠。
和伯君同班的建升是來自屏東的排灣族少年,他的身材壯碩,性情平和而悠閑,生活態度帶有“比悠瑪”部落族人的山林特質,建升也以“排灣王子”的稱號為傲,他常莊重地告訴我,當哪天事業有成時,他一定會返回部落協助自己的族人擺脫貧困。善哉,真是一花一世界!
伯君他不知道我心下已將菜脯與新聞局長、排灣王子做了美好的連結:菜脯,是曬干了的蘿卜,一種田園風味的佐餐食物,象征著向往澹泊的人生與平淡的性格。孩子困惑的瞧著我出神且莫名所以的笑容,遂關注地問:“校長,您還好吧?”我搖搖頭回應了他,并且滿懷期待地反問道:“伯君??!一個月后就畢業了,您未來的規劃是?”“家人要送我到虎尾一位兄弟那里學事!”孩子輕松自在的回道,而回話的神采卻正式得讓我的心神為之一震。
極少數俏皮的學生被問及畢業后將何去何從時,偶會解嘲式地說要當流氓,但我還是聽到是家人安排去跟兄弟的。孩子的話虛虛實實,但是,近兩年來,他經常和鄰近鄉鎮玩“陣頭”的青少年處在一起,因此,理解了孩子的價值觀確實是有些扭曲了。利用這個機會,我分享了幾則當年在管訓隊教書與輔導道上兄弟的故事,讓孩子了解兄弟這個族群的悲愴宿命。我接著說:“如果沒有繼續升學,今天開始您叫菜頭!”經不住激將,孩子表示他向來喜歡廚藝和美發工作,畢業后準備要念餐飲科;并且,再三的強調他是堂堂正正,純正的“菜脯”﹗
“好吧,菜脯!那馬尾巴什么時候剪掉?”談及美發,我將話題順勢轉到第二個主題,他那小馬尾巴上。我問孩子還記得三年前的剪辮子那件事嗎?孩子赧然一笑,師生兩人于是一起追憶了起來:斯時,教育部迭下詔令要求學校解除發禁,然而學校、家長與學生三方對頭發的規范尚有不同的認知,多數的學校認為開放并非放任,如果學生理個怪異的發型,或是染副又紅又黃的頭發到學校來,還是應該管理的。
伯君到國中就讀兩個月左右,頭發長到可以扎上馬尾巴了,單純地為了避免家長麻煩,我請生教組長幫您修剪一下,出乎意料之外的,您的家長至校強烈地質疑學校違反教育部的規定,更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心……在協談中,我幾度思及個人長期的教育與輔導生涯里,每每夸談人文校園的型塑、標榜學校的輔導優勢文化,但就此事件的處理卻顯得一廂情愿、略見粗糙。而家長這一番急而上火的理論場景,我想您看在眼里,自然也記在心里,結果,親師生三方都是輸家。
“都是輸家?不會吧﹗”孩子體貼地又道:“爸爸媽媽來學校處理事情的情況減少了;妹妹入學后,為了當好榜樣,自己的行為也已大大地收斂;還有,新富導師是位好老師……”孩子列出了他的多項遷善事跡,此刻,我發現他的眸子里散發出純真的光采來。
接著,孩子堅定的說,馬尾巴明天就修剪掉了,入學和畢業之前都遇著同樣的問題,真不好意思!“太好了,為了表示謝意,也許我該擁抱和親您一下!”我說罷正準備離開座位,孩子見狀笑呵呵地急著起身,并且匆忙后退的連聲道再見,一個轉身,便消失在視野之外了…… @*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