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學生通常會讓學務人員敏感地想要多了解一些背景資料,確實有些學校會以改變環境的理由,將有嚴重適應問題的學生塞給他校,自己校內的問題表面上是解決了,但這山竽誰接著誰燙手就是了!主持校務17年來換了幾所學校,記憶中似乎沒拒絕過任何的學生,轉來的孩子基本上也都能獲得良好的照顧。
今年同事的想法卻稍有些改變了,原因是鄰近三所非偏遠地區的友校火熱地跨區招生,跨區招生直如撈魚撈到鄰居的池子里,那也罷了,三校更租借大型游覽車,巡回本校國小學區挨家挨戶的攬載學生,其中還有免費磚車呢!也就是手撒網已經不帶勁了,便直接駕條船闖了進來;因學生的來源被瓜分了,同仁難免嘀咕:學校僻處海隅,西走兩里路即是臺灣海峽,漂浮的外傘頂洲也無住人家,在客觀條件上處于地理劣勢,因而,齊聲要求學校對轉學生必須嚴加把關。另方面,因嘉玉的爺爺還動用了兩位民代來關心,于是,我方特為留意了一下孩子的狀況。
嘉玉的頭發仿佛是燙壞了,像極了蓬松垂掛的細絲米粉,為了今天的見面,她也配合地將耳朵上的多只耳環取了下來,但大伙兒還是瞧見了孩子飽經折騰的雙耳,多個穿洞痕跡深刻而扎眼。戴耳環與奇異的發型是學生行為起了變化的訊號之一,在保守的鄉下是這樣看待的。側面了解嘉玉會抽煙之外,復雜的人際交往ABC是讓校方及家人頭痛。但改變環境的ABC天,學校并沒給孩子下馬威,反其道的,我跟家長和孩子做了承諾:“學校老師們會疼愛嘉玉的!”隨即,學務處體貼地幫孩子張羅了一套借用的體育服裝、冬季夾克與書包;教務處洪主任則幫她補齊不同版本的書籍與筆記本,更重的則是,孩子以“行為資源教室”的輔導策略被安置在學習風氣與常規教育的楊素禎老師班上。
家長與訪客放心地走了之后,我領著孩子離開辦公室在二樓的欄桿旁小站,稍候我預備作校園導覽,導覽前,我先跟孩子聊了一段和學生轉學有關的經驗感受:去年轉學至他校的宏長,綽號叫“紅茶”,他是我的籃球球友,在球場上他一點也不懂得尊老敬賢、尊師重道……。初來乍到,孩子雖聽著我不著邊際的談話,但仍充滿好奇地問道:“紅茶,他對校長不禮貌?”“不全然是!”他身稿175公分,一上場運球、傳球和上籃動作都非常俐落,我封他不住,倒是紅茶常蓋我火鍋,我被電得自尊心低落!“這么厲害!他是好學生嗎?”孩子聽出我是在自我解嘲,她旋用細細琢磨的語氣又問。我猜想于孩子的認知中校長會比較喜歡所謂的好學生,于是我出孩子意表的回說:“他會偷偷抽煙、會打架及和常和老師起矛盾,但我知道紅茶是個好學生!”“后來呢?”孩子急于想知道結論。
“轉學了!”只因為又與同學沖突。轉學當天,我請宏長的媽媽再給學校一個機會,陳媽媽卻頻頻道歉地表示,孩子給學校添了許多麻煩,心里實在過意不去……。此時,我回頭看見載陳媽媽和宏長來校的車子,引擎蓋稿稿掀起正在維修,我心想:天意吧!球友轉不成了!我向陳媽媽略致意待朝會后再詳談,只是,朝會結束我回辦公室來,方發現早車去樓空了!嘉玉瞧瞧我悵然的神色與樹稿齊樓蒼翠的水黃皮,幾度欲言輒止,或許孩子有些理解了,她轉學來口湖國中ABC堂人文課程的意涵!
楊老師將嘉玉的座位排在“新聞局長”綺惠、“語文學者”雅芳、“歷史學博士”玉淇和“烏麻園紳士”奕中的旁邊,還有惠儀、佳怡、瑜萱等等ABC的孩子,也都各負有課業指導、做行為典范與生活關照的重責大任,純正優雅與鼓勵創意及互助的班風、2-1班的師生們正以行動來演繹“行為資源教室”的妙諦!
后數日,聯課活動時間我經過嘉玉的班級,學生們正自主地開著知性與歡樂結合的同樂會,我在窗外佇立欣賞良久。同學競送的餅干、蛋糕和各種小吃,嘉玉盤子里的食物早就堆成一座小山了,孩子正領受著溫馨而久違的友誼。分組對抗時,嘉玉抽到艱深的數學題,當孩子遲疑之際,欣俞馬上上臺幫她解了圍,我感動地聆賞著這醇美的氛圍,心下忽覺泫然。此刻,烏麻園紳士丁奕中尾尾然端來一杯飲料,他以背部擋住同學的目光,并輕聲地問:“校長,您是不是掉眼淚?”我深知情感是藏它不住的,因此只有坦承了,但也沒忘記叮嚀奕中,這屬于我們男人的秘密是宣揚不得的。
到學期結束,師生們相處了七天八夜吧!但寒假之后開學,嘉玉并沒來注冊,后來始知她是回了原校上課。這應該不會是松了口氣,而是有些惦記呢!每每開窗眺望校門口兩側的停車格,不僅僅是那稿稿掀起的引擎蓋,此后,還加入了這段“七天八夜”所牽引出的的美好教育因緣,是足夠人一輩子咀嚼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