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老師娓娓說出上自然課的情形。上課不久,她就聽到臺下傳來陣陣騷動聲,學生們竊竊私語:“導師在門外看我們上課,不要再吵了!”阿坤突然大聲嗆聲:“我們老師躲在門外,看你有沒有認真的上自然課。”
(圖: Mr.Tumnus / 心理拓展)
阿坤的話,讓廖老師感到血液沖向腦門,一股無名火燒向心頭,脹紅著臉正想反嗆回去,我之前提醒她“忍住脾氣避免爭論,用正面的態度待他。”突然出現在腦中。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說:“你們老師很關心你,我也關心你。”然后繼續上課,陣陣驚嘆聲在臺下散開,“奇怪!她沒有生氣?!”ABC后她順利地上完了課。
廖老師上課認真,性子急且求好心切,學生犯錯必定追根究底。學期開始時,阿坤上課分心愛講話,引起廖老師的注意。有次廖老師寫板書,講臺下傳來陣陣嬉鬧聲,屢經勸誡仍然嬉鬧不止。廖老師回頭大吼:“阿坤不要帶頭鬧!”阿坤委屈的回答:“我沒有講話。”雖然同學作證講話的不是阿坤,廖老師仍然一口咬定阿坤,并且向導師告狀。從此以后同樣的戲碼常常上演,其他學生也競相效尤,班級秩序因此大亂,ABC后還引起主任與校長的關切。
阿坤的班導師只好常常在他們上自然課時,偷偷的站在門外觀察上課情形;還不時露出行蹤,讓上課的同學知所警惕收斂,自然課才得以順利進行。這種情況讓阿坤的導師備感壓力,也讓廖老師教得十分辛苦。
有天她又淚眼漣漣的來向我訴苦,阿坤班的課讓她情緒低落不想教。聽完后我告訴她,我也曾遇過這種情況,影響我上班的心情。直到有次去觀賞神韻藝術團演出,看到其中節目《濟公搶親》后,心情豁然開朗,教學情況立刻轉變。
《濟公搶親》描述,濟公來到一個村落,村中有人正在娶親,濟公發現村子后方的山即將崩塌,急忙警告村人,誰知村人不相信他,仆人們還笑他、罵他、打他。新娘子忙端一碗喜酒給濟公向他道歉,濟公喝完酒后拉了新娘就跑,村人急忙在后面追趕,這時山崩塌了,眾人全愣住了,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濟公看到村民身居險境,雖受委屈仍想辦法救村民。我告訴廖老師,其實救人難教書也很難,教室管理不該受情緒、爭一時的對錯影響,而是要想辦法讓學生朝正向發展。阿坤家貧喪父、母親棄他而去,從小跟命運拚搏,防衛心當然很重,一旦覺得受到委屈,就會出現對立的態度,但是這種情況對阿坤不好,她也會很辛苦。
我表示,想要改善這種情形,廖老師必須改變態度,以正向面對。我們站在講臺上,注定比學生稿,不僅是稿度稿、忍耐力與心性必須更稿,這樣才有機會教導學生。我建議她再次遇到阿坤上課故意搗蛋,先忍住情緒避免爭論,用正面的態度對待他,然后再請導師介入輔導,這樣情況就不會一直惡化下去,久了他也會發現她性子雖急,卻沒有惡意……
聽完廖老師描述阿坤班上課的正向轉變,我笑著說:“你的耐力增強,學生上課情形自然就變好了,你的心情跟著好轉,大家都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