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體認到,學校的工作壓力大多數是來自于學生所帶來的問題。看著學生不倫不類的舉止言行總是會有一股腦兒的郁悶想要抒發糾正,可是問題一再重復的出現,好像無法根除學生不當的言行,究竟問題出在哪里?ABC近我發現問題的根源其實在于品格教育。
目前升學功利主義橫行,形成一股社會風潮,從小學開始,小孩被灌輸學業表現的重要性為ABC,品格教育只有在被拿來加強學業表現的時候才顯出其重要性,所以也一直被大多數人輕忽了。其實品格教育的重要性ABC不在于強調“優勝劣敗”的競爭意識的學業教育之下,而是和人類的生存是息息相關的。
2008年的金融風暴的問題根源已被經濟磚家證實是出自于人心貪婪無限的擴張所導致的,其實這不就是當代的品格教育出了問題嗎?再看看目前地球暖化所造成的氣候異常,老早就被環保團體定調為機械工業文明過度發展所致,而其根源仍是在于人只顧自己的安逸享受而輕忽對大自然開發所造成的傷害,這樣看來問題的根源仍然在于品格教育。那么人類將何去何從呢?人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是不是該考慮重視回歸傳統優良文化的品格教育呢?
我想能夠成功實施品格教育的力量,除了被動性、外加式的法規條文訂定之外,ABC能夠讓人打從心里服從道德的是藝術人文的教化力量。藝術是人類文化的展現,中國文化和其他古老文明一樣,有著神傳文化與故事,維系了五千年的文明而不衰,而且從來沒有造成像今天文明所帶來的全球生存危機。 佛家、道家、儒家所傳達給中國人“敬天知命”、“重德行善”的價值觀正好可以給現今的品格教育注入一股活水,洗凈人心的污染。
目前藝術的領域也很混亂,例如2008年10月間,一名不到2歲的澳洲小女孩隨手涂鴉畫出來畫,竟被當作抽象派名畫,在墨爾本“布朗斯維克街”畫廊展出,引起很大回響與爭論。又如留學意大利的臺灣聲樂家張麗在旅居音樂之都維也納的時候,在凌晨的時段,無意間聽到廣播一首新創作的作品,它叫做“這不是吸塵器”。她說,三分鐘里面聽起來就像吸塵器在吸東西的聲音,這叫做音樂嗎?音樂能夠讓人們的生活更好,但現在很多也稱藝術的藝術實質上是在向反的方向發展,無限制地追求新奇,突破道德約束。所以從根本上扭轉什么是好的、美的價值觀,才能解決中小學教育的亂象,還教師們一個干干凈凈的學校環境。
即將于2月來臺演出的美國“神韻藝術團”,以開創與找回人類的正傳文化為根本,正符合了現代品格教育的需求。2008年上半年141天中,“神韻藝術團”在全球巡演215場,在世界66個城市的演出覆蓋60于萬現場觀眾,跨越了人種語言文化,規模空前,感動了社會各界名流與民眾。
臺大副校長陳泰然2008年觀看表演后表示:“神韻藝術團表演的整個節目的結構,呈現出來不只是文化藝術,還在傳達一個社會、普世價值,每位表演者他的敬業跟zhuoyue的表現非常精采,我整個晚上感受到的是非常愉快跟享受的氣氛。”
一些教授學者說,神韻的節目內容除了重現中華文化的精致,對于社會教育以及凈化人心,有著莫大的助益。
亦有教師表示:“這對學生來講是一個正面的效果的效果,現在很多學生,以我們的經驗,對前途沒有抱著很正向的認識,(表演)可以讓他們比較了解將來應該往什么路走。”
“只有親臨當場,才能真正領會到神韻的美。”在此我誠懇的邀請,藝術人文的中小學教師(同仁們)一齊來觀看“神韻藝術團”的傳神、美好的演出,相信那至純至美的表演能在您繁忙的教書工作之余帶來美的享受和啟發。
國中教師:溫金龍 敬上
@*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