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要說實話
教導誠實ABC的方式之一,就是做良好的示范。如果有時候,孩子會看到你說謊,他們就不會尊重事實。而且,他們通常都非常敏銳,能夠注意到你的言行不符。 許多大人會在某些特殊情況時,將說謊“合理化”。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即使只是一個小謊,也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
一位我認識的男性朋友仍然記得在他六歲時,有一次,他的爸爸告訴司機他才五歲,因此讓他拿到一張比較便宜的車票時,他有多么戰(zhàn)戰(zhàn)兢兢。另一位朋友也記得,她的媽媽習慣開快車,但是,每當她被警察攔下來時,她總會否認自己超速。
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即使當時的情況,說半真半假的話會比較容易。舉例來說,不要用生病當藉口,來推辭一個社交活動,只要說:“我今天不太適合參加”,或“對我來說,這真不是個好時機”。
◎對于小小的謊言,不要反應過度
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說小小的謊,藉此逃避被處罰或讓父母生氣。這是正常的自我保護行為。 如果你抓到孩子說“是的,我洗手了”之類的謊言時,不要急于長篇大論。相反的,你可以冷靜的告訴他,誠實是你們家的重要價值,你希望他能誠實。但是,不要過分夸大它的重要性。
記著把重點放在不誠實的事件上,而不要斷然為孩子的人格下定論。與其說:“你是說謊的人。”倒不如說:“你沒有說出蛋糕為什么會從冰箱不見的事實。”當家長覺得自己的信任遭到踐踏時,他們通常會非常生氣,而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人格有所瑕疵的說謊慣犯。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告訴你,他已經(jīng)把功課寫完了,但是后來,你卻發(fā)現(xiàn)他只做了一部分時,不要概括性的指控,例如:“我知道我不能相信你。”你ABC說:“當我問你一個問題時,如果我不能相信你會告訴我全部的事實,我會很難過。”這個方法比較可能可以打開沒有恐懼、誠實的大門。
◎不要處罰誠實
雖然有時候,說實話表示得要面對不愉快的后果,但是,你必須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把事實告訴你。舉例來說,當孩子真的告訴你某件,他知道可能會讓你難過或失望的事情時,你可以說:“你告訴我真的發(fā)生了什么事,這對我來說很重要。”藉此鼓勵孩子培養(yǎng)誠實的能力。
當孩子誠實的說出了某件讓他難以承認的事情時,把重點放在承認上。雖然那并不表示,他不需接受處罰,但你對他誠實或勇敢承認的贊美,將能鼓勵他在未來的情境中說實話。 如果一個負面的后果緊接而來,讓孩子清楚的明白,處罰是針對違反家里的規(guī)定而來,而不是因為他說了實話的關系。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很爽快的承認,他把你的手機弄丟了,你可以說:“我知道那需要你多大的勇氣,才能說出你做了什么事。我真的很欣賞你的誠實。然而,我們需要討論一下,你要如何幫忙買一只新手機。”
◎不要設圈套
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說謊,就必須注意,不要設圈套,讓他們跳下去。我把它稱為提出“第五修正案的問題”——你明明已經(jīng)知道答案了,但你卻問了會鼓勵他們說謊的問題。 如果你看到孩子的臉上有巧克力的痕跡,不要問:“你是不是吃了我要給客人的糖果?”如果他和大部分的孩子一樣,我敢打包票,他一定會否認。不要讓他必須為自己辯護,你只要簡單的陳述事實就好了:“那個糖果,只有客人才能吃。” 明白有時候孩子很容易說謊。協(xié)助你的孩子誠實,是一個需要你的耐心和敏銳感覺的過程。
轉載自: 新手父母《100個教養(yǎng)杰出孩子的秘訣》@(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