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父母應該怎樣把握對孩子愛的尺度呢?
1、尊重孩子的人格,愛護他們善良美好的心靈。做父母的不要總以為孩子年幼無知,忽略了對孩子應有的尊重,稿興時百依百順,生氣時就橫加指責。這樣會使孩子無所適從,傷害孩子的自尊,從而使其養成不良的心理。
2、滿足正當的需要,抑制不合理的要求。對于孩子提出的意見和要求,父母要善于傾聽,如果是正當的需要,就給予適當的滿足,反之,就應當和藹地拒絕,堅決抑制。千萬不要因孩子的無理哭鬧而遷就順從。
3、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我們認為,要時刻為孩子的未來著想,千萬不要包辦代替,應及時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孩子玩完玩具后讓他自己收拾好;吃完飯把凳子放回原處;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教他洗自己的手帕、襪子,掃掃地等。
4、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父母兩人不要一個嚴一個寬,今天要求孩子這樣做,明天又要求孩子那樣做,一天一個樣,各唱各的調,使孩子思維沒有定規,無所適從。這樣無形中削弱了父母的威信,為孩子的不良行為制造了“防空洞”。
總之,愛孩子應該從教育目的出發,對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正確把握住愛的尺度,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