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因為等朋友的關系,我駐足在臺中一家的全美語幼稚園外,看著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在草地上玩游戲。突然,一聲哨音響起-“ATTENTION”(集合了)”,東奔西跑的小朋友開始依指示排隊,幾位傻呼呼“聽攏嘸”的小孩,茫茫然不知所措……。這時,不僅沒有老師幫忙,我還親耳聽到老師用英語大聲的罵著小孩……
黃昏時刻,我都會帶小女去散步。有一天鄰居也帶著兩歲的小女孩出來,正想打招呼時,突然鄰家的小女孩一不小心跌倒了。我心想,媽媽應該會把小孩扶起來,不然也會安慰說:“沒關系,自己爬起來就好?!睕]想到,我看到的場景嚇了我一大跳!媽媽竟然一把抓起小妹妹就打,還罵著說:“走路都不會走!”#@%&…。大人走路都有可能跌倒,何況是蹣跚學步的小女孩!
小孩子天真無邪,就像一張白紙與海綿,你給她什么,她的小腦袋瓜里就裝進什么。有一天要去上課之時,出門前四歲女兒問:“爸爸,你為什么每次出門都要關電燈???”又有一次去幼稚園接女兒,老師說:“均均好乖喔!喝完舒跑自己會把它壓扁丟到垃圾桶里。”我訝異的問著:“真的嗎?”其實孩子小,我也不曾特意教她出門關燈、喝完鋁箔包要壓扁做環保,只要有習慣性的動作,自然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
小孩就是有樣學樣,甚至是父母的翻版。記得小女剛學會走路時,有一次我從背后看著她走路的樣子,簡直和自己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當時我才驚覺到“身教”真的無所不在,大人能不謹慎嗎?小孩子當然需要教育,但是孩子一有錯,做父母的開口就罵、出手就打,也許他會因為害怕而不再犯某些錯誤,可是他也可能把“恨”記在心里,當他長大有能力打人時,是不是也會用暴力來解決事情呢?
轉載自:《臺灣拓展訓練時報》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