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小孩很像古時候那個發明“藥經”的神農氏,他以嘗試錯誤的精神,去掀開謎底。
可惜的是,我們的父母對孩子的好奇行為,習慣說:“你又在玩什么花樣?”仿佛是說,只有不正常、沒智慧的小孩,才會如此折騰人。
孩子那種“天天有驚奇”的想法,在人類社會是不會被認同的。用鼻子寫字?用耳朵背歌的想法搞不好會被送上精神病院哩!
然而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卻是任何人也壓抑不住的。孩子是會用靈活的腦子,盡情的編織屬于童年夢的族群,沒有人可以阻擋得了。
這樣的小孩,我們說他具有“舉一反三”的特質。
這樣的小孩未來有可能變成“舉一反十”,也有機會變成“舉一反零”。那要看父母怎么做?
何妨給孩子一個可以隨心所欲的家,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自由探索宇宙間的所有秘密。
何妨給孩子發表意見的機會,比方說,郊游時讓孩子決定地點;火苗升不起時,請孩子想想辦法;沒有帶烤肉器具時,讓孩子想一想替代方案;球球掉進洞里了,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取出來。
何妨讓孩子也有“失敗”的權利,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注定是個成功者,所有成功的人,都曾有過跌跌撞撞的時代,你的孩子自然也不會例外。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