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幸好我的任務并非告訴其他父母要以我為師,我只是把我經由觀察其他父母所領會到的教訓,傳遞給你,而這些父母多半是比我有成就的人。當我犯下上述錯誤時,我很清楚,而我現在比起從前要有進步(電視那碼事除外)。而如你所知,這就是成為遵循教養守則父母的關鍵所在—我們知道自己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而且我們持續努力不懈。
當然,禁看一年電視的ABC問題出在,警告孩子所要把握的原則在于—父母必須要能執行。如果父母告訴兒女,除非他們先把彈珠收拾好,否則不能拿磚塊積木出來玩,那么父母一定要執行所言;否則,顯然孩子一旦發現父母所說的都是空話,那他們ABC不會在意父母的警告。
我有一位朋友,從來不曾執行過他的警告,結果,孩子很難管教。他和一位很有智慧的朋友的一席話,讓他有所領悟,決定要試試不同的方法。有一次他們全家去渡假時,他告訴兒子:“如果你不停止這種行為,明天就別想出去沖浪。”他兒子心想:“哈,我明天當然會去沖浪,老爸向來言不由衷,而且如果我不去沖浪的話,有人就得留守在房子里看著我。”
他兒子不了解,爸爸已經下定決心,要執行警告的話。所以當孩子持續表現那種行為,爸爸就執行說過的警告,自己也不去沖浪,為的就是要讓兒子知道,他是當真的。他的兒子不只沒有辦法去沖浪,還花了一整天時間,和一位十分煩躁的父親在一起,因為爸爸礙于兒子的行為,自己也不能去沖浪。不消說,這個方法十分有效,而我的朋友后來對于執行警告一事,也深受鼓勵。
所以,父母一定要執行警告孩子的話,因此,父母不要給孩子無法執行的警告,讓自己沒有退路,開口前要先想清楚(這是我的自我提醒:對這一點,必須多下點工夫)。
摘自:《不抓狂,教出好孩子》新手父母出版提供@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