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管教子女若要避開責罵與批評,便需找出替代方案。前述增強不兩立的技巧是以贊美良好行為,以克制不良行為,是一個良好的替代方案。此外,積極指導孩子正確行為,又是另一個良好的替代方案。
其具體做法是:當孩子的行為不正確、不合父母意思時,不直接責罵子女之不是,而是直接告訴子女,你希望他(她)表現出那種行為,以及希望他改變到什么程度。當子女表現出你所希望的行為時,應立即加以贊美,以增強該行為。例如:
情境一:小孩子沒有梳理頭發。
消極批評:“小華,你頭發亂七八糟,簡直像長毛狗,難看死了!”
積極指導:“小華,去拿梳子,把頭發梳理整齊。”當小華梳好了,便立即贊美到:“小華,你頭發梳得很好,媽媽很喜歡。”
情境二:上課時,小朋友跑來跑去,不守規矩。
消極批評:“小朋友,上課時,你們到處亂跑成何體統?簡直是一群野孩子。”
積極指導:“小朋友,回到你的座位上。”等小朋友坐定后,加以贊美說:“上課時,規規矩矩坐在座位上的是位好學生,老師喜歡這樣聽話的小朋友。”
情境三:小孩子走路時彎腰駝背。
消極批評:“麗芳,你走路時彎腰駝背,像個老太婆。”
積極指導:“麗芳,把胸部挺出來。”當麗芳挺胸時,立即贊美:“麗芳,你走路時抬頭挺胸,很好看,媽媽喜歡。”
情境四:小華吃飯時,把飯菜掉落在地上,弄得臟兮兮。
消極批評:“小華,你這笨蛋,連吃飯都學不會。”
積極指導:“小華,你舀飯時,眼睛要看著湯匙,然后慢慢送入口中,才不會飯菜掉滿地。”等小華做好后,立即贊美:“小華,你學會自己吃飯了,真棒!”
情境五:升旗時,有些學生拖拖拉拉,影響準時集合。
消極批評:“后面未入列的同學,你們慢吞吞的像牛一樣。”
積極指導:“后面尚未入列的同學,請加快腳步。”
情境六:小女孩翹著腳坐在椅子上,不雅觀。
消極批評:“麗玉,你那種坐姿,根本不像女孩子。”
積極指導:“麗玉,把腳放下,屁股靠椅背,胸部挺出來。”當小女孩改正坐姿后,立即贊美:“對了,這樣子才像一個有教養的女孩子。”
@*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