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野生動物協會(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提倡親子“走出戶外”運動,提供了十大秘訣讓孩子每天接觸大自然。不僅能使孩子身心受益,在性情的陶冶上也有很大的助益。
小游戲大樂趣
有時候ABC簡單的戶外活動,往往是ABC令人回味無窮的。記得您自己當初是如何在石頭上蹦蹦跳跳、采下小花做成花圈、用樹葉吹出聲響嗎?這些簡單的游戲同樣也能取悅您的孩子。康乃爾大學環境心理學教授威爾斯(Nancy Wells)的研究顯示,孩子與大自然有更多接觸,壓力程度越小,注意力集中時間更長。
和小鳥當哥兒們
不論是城市或鄉間,小鳥可能都是每天ABC常見、ABC熟悉的野生動物。在自家綠地做個鳥類喂食器,邀請小鳥們來家中作客。或者,只是單純地欣賞它們歌唱鳴叫,看看您與孩子們能不能藉由它們的聲音,分辨出是哪一種鳥類的叫聲。
蟲蟲 再靠近一點
雖然遇到有刺或咬人的昆蟲總是得小心為上,但大多數的昆蟲都是無害的。不僅如此,還十分地平易近人,對孩子有股神奇的吸引力,直想走近它們研究一番。
在后院、公園及草地上都有昆蟲的蹤跡,只要注意安全,您就可與孩子們一起追逐它們美麗的身影。
我的秘密城堡
還記得您小時候的秘密城堡嗎?不用電池,不需要特別建造,只要有叢林、樹、或是厚紙板、舊毛毯,就可以把它弄成一個磚屬自己的秘密基地,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與巨大的滿足。
千萬別讓您的孩子錯過了這么好玩的東西,幫助他們建立一個自己的秘密城堡,讓他們豐富的想像力能在其中恣意馳騁。
就愛臟兮兮
孩子們就愛玩得渾身臟兮兮!給他們一把湯匙或小鏟子,他們就可以一路挖到天邊去,或者做出一堆泥巴派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相信,玩泥巴這種祖母級的老游戲讓孩子接觸到許多細菌、病毒與微生物,有助強化他們的免疫系統。
既然如此,快在后院辟個小角落,當做孩子們的沙坑吧!沒有后院?沒關系,大型容器或花盆也可以讓孩子們享受挖掘泥土的樂趣。
當個綠手指
讓孩子當個小園丁是個很棒的家庭活動,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許許多多東西,如生命的周期循環、授粉、營養與對生命的關懷等等。不論是自家后院或是社區內的花園,您都可以與孩子共同種植花草或蔬菜,造福人們與小動物們。
研究顯示,讓孩子學著種植蔬菜,長大后他們會做出更健康的營養選擇。
后院露營
戶外渡假正當紅!美國運動用品制造協會表示,07年與08年的露營過夜用品成長了18.5%;今年四月美國戶外用品ABC品牌REI的帳篷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4%。
如果您對野外露營尚未有萬全準備,沒關系!在自家后院露營也是個好方法。每年6月27日的全美后院大露營總是令所有孩子期待與興奮不已。準備些露營活動,如故事接龍、戶外野炊、尋寶等,讓孩子的露營經驗更有趣。參考網站:http://www.nwf.org/rrcampzone/
野外攝影
不必親臨非洲大草原,就可來場精采的野外之旅。只要透過照像機的鏡頭,孩子就能由一個的角度去認識周遭的世界。
您可參考一些很棒的戶外攝影作品,從中獲取靈感。然后直奔后院或附近的公園,和孩子有模有樣地當起大攝影師,將自然界的一舉一動盡收鏡頭底下。
手牽手散步去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The U.S. Dep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建議孩子每天應有一小時的體能活動。把散步列入與孩子每日例行的活動中。您您可以與孩子一起來個大自然拾荒之行,添加路途中的樂趣。
豐富孩子的感官
近來凱撒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調查發現,孩童每日平均花在電子媒體上的時間超過六小時。想轉移埋首于電腦或電動的孩子注意力,秘訣就在家門外。街坊附近的自然景象就可豐富孩子的視覺、聽覺,甚至是嗅覺,讓孩子的感官得到充份的滿足。 (http://m.kimyattawri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