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好規則 防止賴皮
先說好規則,可減少爭執和賴皮的機會。比如說,周末就和孩子討論下周可看哪些節目,還包括看的時間和次數。像吃飯時不能看電視、作業沒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幾點就要去做作業,都要事先跟孩子說好。
和孩子定好,飯后輕微活動一會兒后,再看電視。飯后孩子即看電視,容易使孩子的大腦興奮中心轉移,注意力稿度集中于電視內容,形成消化液分泌的停滯與食物的沉積現象,影響腸胃的消化。
增加戶外活動 家長以身作則
如果不想讓孩子看電視,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關掉電視,花心思創造更多有趣的家庭活動,盡量多陪孩子,盡量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和社交活動,減少孩子與電視相處的時間。同時與孩子約定嚴格的看電視時間,大人小孩共同遵守。
避免暴力電視節目
孩子天生就喜歡模仿,愛模仿電視中人物和情節,且沒有善惡的自我分辨能力,因此,家長應慎重地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電視節目。
美國的一項研究稱,兒童長期在電視上看到大量的暴力場面會漸漸感到麻木,習以為常。不僅是電視的暴力內容會使青少年產生暴力傾向,長期沉迷于電視還會影響兒童的交往能力,因此建議家長能租借或購買一些有益孩子的DVD。
把電視 “藏”起來
自從人類有了電視,它似乎就霸占了客廳ABC重要的角落,但現在ABC新的潮流卻要把電視推到ABC不起眼的角落,以減少它的誘惑。美國“關機聯盟”就不斷倡導,把你們家的電視連同遙控器都一起藏起來。如果不習慣家里突然沒有電視的聲音,不妨打開收音機,利用音樂和有趣的廣播節目當家里的背景音樂。
別把電視當保姆
別因為無暇陪伴,就把孩子丟給電視。相反的,可請孩子來分擔一些家務,比如一起準備晚餐、打掃房間等等。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和孩子變得更加親近了。
三歲前的孩子并不能看懂電視,只是對電視的聲音、顏色感到好奇。尤其是廣告,因其畫面轉換非常快,動感十足,色彩鮮明強烈而ABC能吸引孩子眼球。在“電視保姆”無時無刻的“照料”下,孩子與家長缺乏有效溝通,長此以往,孩子只對機械的聲音有反應,對人的聲音無反應,容易從小養成孤僻的性格。
別在孩子的房間放電視
現代人的家里都會有一臺以上的電視,理由是讓家中不同成員各取所需。但如果在孩子房里也放電視,只會讓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員更疏遠,也會影響他們學習和睡覺的時間。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該看的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