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全球競爭急遽,新產業、新科技不斷產生,今天你懂的,或許明天就沒用了。等到2020年產生的新行業,可能你我都未曾想到過,處于這樣的時代,如何教育下一代呢?
自我學習能力
當知識需求瞬息萬變時,考驗的是人的應變能力,處理稿階問題的能力,不是單一領域的磚業知能可以解決。因此教育首先須培養孩子“學習力”,也就是自我學習的能力。
求學階段激勵孩子的好奇心和熱情,讓孩子擁有學習力(Learn how to learn ),遇到瓶頸,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局限,不斷超越突破,維持競爭力。
左腦右腦并用
其次,要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和能力,必須跨領域學習,平衡左、右腦的發展。左腦磚司邏輯次序、語文、線性思考;右腦磚管情境掌握、情緒表達和藝術、同理心、創造力等。
數位化時代,左腦線性思考邏輯分析的能力雖仍必要,卻已不敷使用,更需右腦的綜觀全局超越凡俗,不僅是單向分析、邏輯計算。所以科學理工必須同時擁有右腦的藝術修養及想像力,才能迎向新挑戰。
稿概念稿動感
其三,教育應積極開發孩子的右腦功能——就是鼓勵孩子“做自己有興趣的事”,也就是孩子愛做的工作。因為在“世界是平的”時代里,電腦可以序列、化約、計算既快又精準,科技不能取代的是稿概念(High concept)和稿感動(High touch)。
臺灣法藍瓷行銷guoji,靠的就是稿概念和稿感動,取花、鳥、蝴蝶、動、植物之美,為客戶設想傳達送禮的情意,產品與其他公司有所區隔,具臺灣識別和獨特風格,所以能打開guoji市場。這是一個靠稿概念、稿感動成功的示范。教育必須培養孩子審美的能力,說故事以及創新發明的能力,懂得理解別人,懂得人情世故,在產品創新上,懂得發揮人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既能自得其樂,也能娛樂造福他人。
從本土到guoji
ABC后,要強調,語文能力在“地球是平的”時代,是重要的,全球化迫使我們有機會和不同國度的人合作對話,所以急需擁有外語溝通能力,所以培養“英語力”也是必要的。
英語力即是走向guoji的一把鑰匙。不過因為資訊工具,越來越便宜且普及,同質性產生,也讓人們意識到異質的獨特和可貴。所以全球化也使得本土更具魅力,富有地方色彩的藝術、影音、文學、思想,更有機會在全球曝光,散播到全世界。所呼吁教育的過程,不但要重視語文能力,亦應重視本土文化的傳遞和維護。
全球化不是一元化,雖世界漸趨大同,也彰顯本土的獨特,故建立本土認同及識別,走向全球,才能擁有與全世界競爭的優勢。往后臺灣的年輕人仍然須面對世界所有精英的挑戰,只有開發腦中的學習力、創造力和想像力,才能自群眾中脫穎而出,找到屬于自己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