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怎么做”代替“為什么”,這樣問,教出創意十足、獨立思考的好孩子。
問小孩“為什么”,只是生氣罵人的慣用語
“為什么做這種事!”
“為什么連這種小事也做不到?”
爸媽教養孩子時經常會說“為什么”。我也常把“為什么”掛在嘴邊,幾乎變成口頭禪了。各位爸爸媽媽也是嗎?你會在什么狀況下說這句話呢?我常在下面的情境中,脫口說出“為什么”。
(圖/采實文化提供)
爸媽為什么動不動就問孩子“為什么”呢?我通常是因為心情煩躁。
“為什么做這種事?煩死了!”
“為什么?”“怎么搞的?”這是詢問對方原因的疑問詞。如果你這樣被人質問,會怎么回答呢?比方說你不小心把碗打破了,這時如果有人問你“為什么打破碗”,你會怎么回答?
你也許會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你問我,我要問誰呀……”又不是因為喜歡才弄破的,連當事人都不知道為什么會把碗打破。
“因為一時手滑嘛!”
“因為太燙了嘛!”
被追問之下,只好絞盡腦汁找一個合理的藉口。而且當我們問別人“為什么”時,經常都帶著怒氣。我每次說這句話的時候,多半都氣到額頭爆青筋了。表面看起來是在問對方理由,但其實是帶著厭惡及憤怒質問對方,聽起來實在很幼稚。
質問會讓孩子害怕,選擇“說謊話”
質問“為什么”使對方害怕,讓他在情急之下編造藉口。迫使對方捏造藉口后,我們又會再進一步責怪對方:
“這算什么理由?”
“不要找藉口!”
冷靜思考過后,我發現這是自掘墳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是在原地踏步罷了。那么,能夠代替“為什么”的用詞是什么?我們一起想想看。
“為什么”雖然是疑問句,實際上卻在威脅對方。被問的人想找臺階下,只好千方百計找藉口。稿中上學遲到時,老師生氣地問我:“為什么遲到?”你猜我情急之下說了什么?
“因為今天騎腳踏車逆風。”這種離譜的理由。想當然爾,已經火冒三丈的老師因此更加生氣。被老師罰站在走廊的那一天令我永生難忘。有其他話語可以取代“為什么”嗎?
有一天,儂儂又打翻牛奶時,我的處理方式如下:
(圖/采實文化提供)
讓孩子思考“怎么做”,比嘮叨指責更好
“怎么辦呢?”這句話是從一位媽媽朋友那里學來的。當我這么問,兩個孩子有什么反應呢?是的,兩個人拿了抹布來擦地板!雖然他們用干抹布擦地板,反而擴大牛奶潑灑的范圍,但這和我質問“為什么”的情況簡直南轅北轍。
你認為其中的差異是什么?沒錯,就是改變“疑問詞”,把“為什么”換成“怎么做”。用英文說就是以“How”取代“Why”,等于在問孩子“How to”也就是解決的方法。
“該怎么辦才好呢?”
“你認為該怎么做?”
“有什么方法呢?”
有人這么問你,你會有什么反應?是不是自然而然開始思考“接下來該做什么才好?”用“How”來提問,孩子會學著思考該采取什么行動,引導小腦袋瓜不停運轉,即使他們想出來的辦法,只是把地板弄得更臟也沒關系。
當你基于某種緣故遲到時,若有人問你“下次該怎么做才好?”你是不是也會思考今后的遲到對策呢?例如將鬧鐘的聲音調大一點、提早十分鐘出門,或者是找出“順風”的路線。只要你的對策成功,以后就不會再遲到了。這種做法比破口大罵“為什么遲到”積極多了!
逼問“為什么”只會讓孩子學到找藉口搪塞。但是問孩子“該怎么做”,則是引導孩子采取行動的創意開關!孩子把鞋子穿反了、襪子沒穿好、和其他孩子搶玩具時,這句話都能派上用場,得到比指責更好的教養結果。
POINT
“該怎么做”能引導孩子進步
*“為什么”只會在原地踏步
*“為什么”是藉口的催化劑
*“怎么做”能把焦點放在“接下來的行為”
*“怎么做”是啟發孩子創意的開關
─ ─摘自:《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采實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