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每個人的吞咽動作看似簡單,其實非常復雜,它需要口腔、舌頭、咽喉的肌肉及呼吸彼此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就像多齒輪的機器在運轉一樣,缺一不可,稍有混亂就會使吞咽受影響。嬰幼兒的吞咽功能尚未發展成熟,所以吞咽動作不如成人那么靈活快速,較容易出差錯。
奶水的濃稠度一定比清水稿,在口咽部的流動較為緩慢,使嬰幼兒口咽的肌肉比較能控制奶水由口腔前部向后部的移動。但清水入口后就自動且快速地流向后咽部,并馬上擴散開來,當氣管開口處的肌肉來不及阻擋時,就會流進氣管內造成吸嗆;尤其是在喝冰涼的水時,因冷水會麻痹口咽部的粘膜,使其協調動作更不靈活。
此外,當寶寶口咽部有病變時,ABC常見者為感冒發炎、粘膜腫脹、長瘤或麻痹,此時肌肉不協調的異常活動,會影響到正常的吞咽動作,也容易導致吸嗆。同樣,大腦及神經功能不佳時,如腦炎、腦瘤等,其吞咽動作都會受影響。
食道開口與氣管的開口在咽喉部相通,嗆水量大時會造成氣管堵塞,不能呼吸,或直接吸入肺部深處造成吸入性肺炎。
如果寶寶喝水嗆了,應該讓他俯臥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其背部,讓他咳出來。如果寶寶因咳嗽引發嘔吐,應迅速將寶寶臉側向一邊,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氣管。然后把手帕纏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將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地清理出來,以保持呼吸道順暢,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其鼻孔,以免造成呼吸堵塞。
@
(http://m.kimyattawrites.com)